前列腺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基于注意力区域不同组分特征的磁共振成像前
TUhjnbcbe - 2022/3/16 14:18:00
来源:磁共振成像传媒

前列腺癌是美国男性发病率第一,病死率第二的癌症,其准确诊断是制订最佳治疗计划的保障。前列腺癌发生包膜侵犯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总生存率下降相关。传统经直肠超声引导的活检往往低估了肿瘤的分期,导致预测不准确。

研究表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对包膜侵犯的检测是有效的。然而,传统基于磁共振成像的研究,也不能准确地判断侵犯发生,特别是对处于顶部的癌灶,特异度只有30%左右。

影像组学是一种通过分析图像ROI,提取定量特征,并对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近几年被广泛运用于医学影像研究之中。在前列腺癌包膜侵犯方面,主要是针对癌灶内的特征进行分析。但包膜侵犯的发生,与癌灶和腺体包膜的位置有关,仅研究一个区域不能反映两者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宋阳教授团队此次通过提取可能侵犯区域的组学特征,建立组学模型对前列腺癌是否发生包膜侵犯进行预测。相较于单一组织特征的模型,本文所建立的模型能获得更好的诊断效果。

该项目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PJD)的资助。

(作者:张一鸿,侯莹,包婕,王*,宋阳,张玉东,杨光)点击此处“阅读原文”可查看详细内容;
1
查看完整版本: 基于注意力区域不同组分特征的磁共振成像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