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诊治实践指南的循证评
TUhjnbcbe - 2022/3/11 13:55:00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全球发病率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升高,美国50岁以上男性BPH患病率已达50%,9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则高达90%[1,2]。年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的报告表明我国BPH组织学发生率到60岁时50%且均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3]。随着老龄化,BPH已经成为临床工作及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负担。BPH临床实践指南(CPG)[4]的研发及不断更新对促进临床医疗工作的规范化有着积极的意义。近年来,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为解决BPH临床实践中面临的诸多难题,都致力于BPH诊疗指南的开发与应用并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就[5]。然而这些指南的质量良莠不齐、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本研究对已有的BPH指南的质量和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为临床实践及指南的完善提供参考。

对象与方法

请参见原文

结果

1.文献检索结果及指南的基本特征:

请参见原文

2.AGREEⅡ评价结果:

请参见原文

3.BPH诊断推荐意见:

表3呈现了12部涉及诊断的指南结果,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包括直肠指诊)、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AUA-SI评分)、尿常规和血清PSA为共同推荐的指标。

表3纳入指南诊断意见的汇总分析

4.BPH治疗推荐意见:

涉及治疗的14部指南一致认为应充分了解BPH患者的意愿,向患者交代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在内的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与相关副作用。(1)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包含观察等待、行为与饮食治疗两个方面。几乎所有的指南在这一点上给出了统一的意见。轻-中度下尿路症状但生活质量尚未受到明显影响的患者可以采用观察等待。接受观察等待之前,患者应进行全面检查以除外各种BPH相关并发症。年版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指南指出BPH伴有LUTS的患者在接受其他治疗方式之前或同时,均需要采取生活方式的指导。(2)药物治疗:各指南药物治疗的推荐意见如表4所示。纳入指南均推荐α-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联合用药方面各指南对"α1-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的推荐有较高统一度。德国指南推荐了"α1-受体阻滞剂+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的联合用药。(3)外科治疗:13部涉及外科治疗的指南推荐意见如表5所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所有指南均推荐的外科疗法。

表4药物治疗意见的汇总分析

表5外科治疗意见的汇总分析

讨论

在方法学质量的六大领域[4]评分中:范围和目的得分的中位数(全距)为72%(31%),表明这些指南清晰的描述了范围和目的,能够帮助指南使用者快速了解该指南是否为自己所需。参与人数为38%(47%),主要原因是多数指南未考虑到目标人群(病人、公众等)的观点和选择意愿。严谨性为30%(67%),中位数较低且全距大,说明小部分指南符合本领域标准。清晰性为58%(46%),提示纳入指南满足本领域大多数条目的标准,得分最低(33%)的南非指南虽然推荐给出了治疗方案,但未给出疗程和治疗剂量等指标。应用性为16%(51%),主要因纳入指南对于应用过程中的促进和阻碍因素描述均不明确。编辑独立性为40%(96%),中位数较低但全距大,说明小部分指南基本符合本领域标准,但仍有大部分指南未提及赞助单位和(或)申明利益冲突。

在诊断与治疗推荐意见方面,各指南的推荐意见基本相同,BPH主要表现为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分的增生、解剖学上的前列腺增大(BPE)、尿动力学上的膀胱出口梗阻(BOO)和以下尿路症状(LUTS)为主的临床症状[6]。所有诊断指南都一致推荐检查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包括直肠指诊)、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AUA-SI评分)、尿常规、血清PSA。英国指南的推荐检查条目最少(4条);德国指南的推荐条目最多(10条)。欧洲、中国、日本指南在诊断推荐上统一性较高(推荐总数8条),故我们的汇总分析结果建议将病史和体格检查、尿常规、前列腺症状评分、QoL评分、尿流率、残余尿量、血清PSA、前列腺超声检查推荐为诊断BPH的初始评估条目。有研究表明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在随访至1年时约85%保持病情稳定,5年时约65%无临床进展[7],故几乎所有的指南在保守治疗方案上给出了统一的意见。有研究结果提示植物制剂在BPH中的疗效和α-受体阻滞剂及5α-还原酶抑制剂相当、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8],故而得到德国、中国、日本、巴西、芬兰、加拿大指南的推荐;对于中药在BPH中的使用,除中国和日本指南给予推荐外,其他国家的指南均未做讨论。

BPH是一种临床进展性疾病,其病程进展的终末多需外科治疗来解除下尿路症状及其对生活质量所致的影响和并发症[9]。纳入的13部指南对开放手术、TURP、TUIP、B-TURP、钬激光、绿激光的推荐指南数目都达到了10个以上,且无不推荐的指南。但所有指南缺乏各种手术方式之间疗效与安全性的比较,有待进一步完善更新。

综上所述,纳入指南整体质量良莠不齐、尚需统一。从纳入指南的推荐统一度分析得出:(1)病史和体格检查、尿常规、前列腺症状评分、QoL评分、尿流率、残余尿量、血清PSA、前列腺超声检查应作为诊断BPH的初始评估条目;(2)观察等待、行为与饮食治疗是重要和必须的;(3)α-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是应用较成熟的BPH治疗药物;(4)目前,开放手术、TURP、TUIP、B-TURP、钬激光和绿激光这6种外科治疗手段的疗效是肯定的。因此,建议将来对CPG制定/修订时,能够尽量采用公认的标准进行。当然,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基于公认的标准,将其修改为适合的标准也是允许的。

参考文献略引用本文:曾宪涛,李胜,龚侃,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诊治实践指南的循证评价[J].中华医学杂志,,97(22):-.DOI:10./cma.j.issn.-..22.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诊治实践指南的循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