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受体(AR)拮抗剂能够有效降低前列腺癌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延长患者总生存期,已得到国内外权威指南的一致推荐。SHR是由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新一代AR拮抗剂,相较于第一代AR拮抗剂,具有更强的AR抑制作用,且无激动作用,探索潜力巨大。
近日,由医院叶定伟教授牵头开展的SHR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I/II期临床研究,继年入选ASCOGU大会壁报展示后,又在今年的CSCO大会上进行口头汇报。同时,基于前期探索成果开展的SHR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III期研究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结果有望为中国前列腺癌的治疗带来新突破。为此,本刊特邀SHR在前列腺癌领域重要探索的研究负责人叶定伟教授、研究重要参与者秦晓健教授和顾伟杰教授接受专访,为您详细解析SHR的相关研究进展与现实意义。以下为采访精要,诚邀您共赏。
积跬步至千里,叶定伟教授团队携SHR志在填补中国mHSPC治疗空白
教授叶定伟医院副院长
泌尿肿瘤MDT首席专家
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所长
复旦大学前列腺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CACA-GU)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肿瘤学组副组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医院泌尿肿瘤协作组(UCOG)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CACA-GU)前列腺癌学组组长
NCCN肾癌诊治指南中国版编写组副组长
NCCN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亚洲诊治共识专家委员会委员
晚期前列腺癌亚太共识专家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前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长,国科金二审专家
亚太前列腺学会(APPS)候任主席
亚太冷冻外科学会副会长等Q1作为SHR在前列腺癌领域重要探索的研究负责人,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由SHR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I/II期研究结果决定拓展至全球多中心的III期注册临床研究,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或考量?
叶定伟教授:作为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回顾团队携手我国新一代AR拮抗剂SHR这一路走来的经历过往,着实感叹。SHR由Ⅰ期爬坡试验开始就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最优剂量,随后我们通过Ⅱ期拓展进一步证明了SHR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良好疗效与安全性,无论患者的PSA应答率、PFS和OS都得到了明显提升,更难能可贵的是SHR表现出了优异的耐受性和良好的安全性。以上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为开展全球多中心的Ⅲ期临床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研究是中国第一个在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新药的III期注册临床研究,期待SHR在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适应症的获批,惠及广大中国前列腺癌患者。
Q2这项III期临床研究的开展旨在满足哪些当下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治疗困境?纵观SHR的探索时间线,您对该药物的未来发展有着怎样的期待?
叶定伟教授:既往针对mHSPC的治疗手段有限,一代AR拮抗剂的疗效不尽如人意,导致该阶段患者往往会快速进展到mCRPC,生存期大大缩短。虽然目前国际上已有针对mHSPC的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的研究获得阳性结果并获批上市,但我国原研药物在此阶段的探索成果还是空白。因此,开展SHR的相关研究是我们在mHSPC探索方面迈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坚实一步,前期初步成果也展现出了该药物的良好前景,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纵观SHR的探索时间线,我对SHR的未来充满期许。首先,I/II期研究结果的公布奠定了全球布局III期注册临床研究的基础;其次,在激素敏感阶段的III期研究初步结果让SHR有望成为民族企业推出的重磅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第三,由我牵头的SHR治疗适合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局限高危或局部晚期前列腺癌III期研究即将开展,我们期待SHR在新辅助/辅助治疗中的优异表现。
重积累讲证据,SHRI/II期研究数据为Ⅲ期研究重磅探索铺路
教授秦晓健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助理
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秘书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发展协作组秘书长
医院泌尿肿瘤协作组秘书长
国家卫健委改善医疗服务先进个人
国际抗癌联盟青年领袖
全国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促进项目前列腺癌专家组总秘书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家族遗传性肿瘤协作组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癌症预防与筛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师协会男科学分会委员
Q3作为SHR治疗mCRPC患者I/II期研究的第一作者,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这项研究的开展背景是怎样的?其疗效与安全性数据如何?
秦晓健教授:mCRPC患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12%,是晚期前列腺癌领域治疗的难点。近二十年来,虽然治疗手段的更新为mCRPC患者带来了显著获益,但患者生存期的绝对改善仍然有限。这为我们带来了启示,领域内亟需探索出新的治疗机制与新的治疗药物。基于新的作用机制研发的药物如PARP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I3K/AKT抑制剂等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针对AR通路的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最为经典,最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SHR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AR拮抗剂,结构上引入羟基提高亲水性,前期基础研究已证明SHR能够带来更好的肿瘤控制和更低的治疗相关*副作用。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开展SHR在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探索SHR能够给中国前列腺癌患者带来的获益。
从SHR治疗mCRPC患者的I/II期研究数据来看,结果达到预期。在安全性方面,研究中未发现剂量限制性*性(DLT)、未达到药物最大耐受剂量(MTD),大部分患者能够耐受治疗,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导致的停药。大部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1-2级,3级以上不良事件非常少见,尤其是未发生任何级别的癫痫发作事件,整体具有优异的耐受性和良好的安全性。在疗效方面,无论受试者既往是否接受过化疗,SHR在PSA应答率、客观缓解率、中位PFS和中位OS等各个疗效终点均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疗效。I/II期研究证明了SHR既安全可耐受又具有较好的疗效,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扩大的III期临床研究。
为高瘤负荷mHSPC患者生存拼突破,SHR全球多中心III期研究结果值得期待
教授顾伟杰医学博士,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
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八年制)
导师:叶定伟教授
医院肿瘤学基地规范化培训
年获得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
发表SCI论文12篇,最高影响因子12分
上海市抗癌协会雏鹰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
Q4
作为SHR治疗mHSPCIII期研究的重要负责人之一,能否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该研究的试验设计?结合目前所取得的阶段性数据,您对其最终结果有着怎样的期待?
顾伟杰教授:本研究是一项评估SHR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对比标准治疗联合ADT治疗高瘤负荷mHSPC的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由中国50家和东欧(波兰、捷克和保加利亚)22家中心参研。研究于年启动,共入组例高瘤负荷的mHSPC患者(高瘤负荷的定义为骨扫描可见4个或更多骨转移灶,包括1个或更多椎体或骨盆外转移灶和/或内脏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SHR联合ADT,剂量采用I/II期研究的爬坡结果mg/天,对照组使用比卡鲁胺联合ADT。主要研究终点包括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和OS,次要终点包括至PSA进展时间、至下次骨相关事件时间、至下次抗前列腺癌治疗开始时间、客观缓解率和安全性等。从研究进度来看,从年6月首例患者入组到年7月3日中期分析,目前研究已经进入尾声,预计将在今年11月进行OS中期分析,并递交NDA进行最终的分析。
由于整体数据尚未披露,因此我仅根据本中心的研究结果与大家分享。本中心共纳入46例患者,结果显示,截至目前对照组的23例患者中,只有3例仍在接受比卡鲁胺治疗,20例已发生疾病进展;治疗组中使用SHR的大部分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仍在继续用药。从现有疗效数据来看,我们很有信心本研究能够取得非常好的阳性结果。从安全性角度分析,Ⅲ期研究与I/II期研究结果一致,患者整体能够耐受mg的预定剂量,很少发生停药或减量。因此我们极为期待整体数据的最终公布。
SHR作为我国原创的1.1类新药,疗效不亚于同类进口产品,而在安全性方面也有其自身优势,随着III期试验数据的公布,我们期待SHR为高瘤负荷mHSPC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突破,为中国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带来安全可及的新选择!
编辑整理丨中国医学论坛报可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