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指南对前列腺癌的诊疗章节进行了更新。鉴于此,特邀医院叶定伟教授就年国内外指南更新以及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类药物相关问题接受专访,并整理如下。
精准诊疗指导临床实践,
新版指南为前列腺癌患者“量体裁衣”
Q1《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是首部兼具国际水准和中国特色的前列腺癌诊疗指南,自去年发布以来就广受临床医生的信赖和应用。今年CSCO更是紧追国际学术前沿,在包括前列腺癌精准诊疗等章节进行了指南更新,请您对本次指南精准诊疗章节的更新进行点评。
叶定伟教授:在“精准诊断”方面,新版指南就检测的患者、基因类型进行了更新,更重要的是新增了检测样本类型。首先,对于检测的患者类型,指南推荐更早进行基因检测以指导临床实践,推荐人群从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mCRPC)患者前移至转移性前列腺癌(mPC)患者,与目前国际指南推荐的基因检测时机基本一致,使临床专家更加明确检测时机。同时对患者而言也可以在初诊转移时就进行一次精准化、个性化的分子分型检测,为后续全程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其次是检测的基因类型的更新。由于同源重组修复突变(HRRm)的患者预后较差,化疗及新型内分泌治疗等对此类病人效果不佳,因此本次指南更新重新梳理了推荐检测的基因类型。参考奥拉帕利的III期临床研究PROfound研究的结果,对于mPC患者,指南I级推荐检测BRCA1、BRCA2、ATM、CDK12等同源重组修复相关基因。患者携带上述有害或疑似有害突变基因的频率为27.9%,此类患者可从奥拉帕利单药治疗中获益,因此针对mPC患者的基因检测可以很好地指导用药。指南II级推荐检测MSH2、MSH6等错配修复相关基因以及DNA修复基因等潜在的铂类治疗和PARP抑制剂增敏分子标记物。指南III级推荐检测AR-V7、TP53、RB1、PTEN等其他对于前列腺癌治疗选择和预后有指导意义的基因。
此外,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指南中明确新增了可用于检测的样本类型推荐,包括肿瘤组织样本、血浆循环肿瘤DNA(ctDNA)样本和血液白细胞样本。其中肿瘤组织样本和ctDNA可用于发现肿瘤中的胚系突变和体细胞突变,而血液白细胞样本只能发现胚系突变,但对于多数mCRPC患者而言,肿瘤组织样本的获取存在很多困难,而血浆样本则可以无创获取并进行动态检测监测,同时还能避免肿瘤组织异质性等问题,是一种方便可行的技术。目前临床对于ctDNA技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