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导气除燥汤治疗癃闭,急性前列
TUhjnbcbe - 2021/8/18 10:18:00

导读:导气除燥汤,出自《兰室秘藏》卷下。具有导气除燥之功效。主治血涩至气不通而致小便闭塞不通。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癃闭,小便不利,急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痛风等属湿热下注者。

组成

茯苓(去皮),滑石(炒*)各二钱,知母(细锉,酒洗),泽泻各三钱,*柏(去皮,酒洗)四钱

用法

上?咀,每服五钱,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空心服,如急闭,不拘时候

功用清热利湿,导气滑窍

主治湿热内结,气化受阻。表现为小便闭塞不通,或小便短少,淋沥不畅,茎中涩痛,身热不扬,心烦,舌红,苔*腻,脉滑数

医论

小便闭塞不通,属于中医学癃闭的范畴,其中以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为癃,以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为闭。

小便不利,病因很多。隋唐·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小便诸侯》中提出小便不通和小便难的病因都是由于肾与膀胱有热,“热气大盛则令小便不通”,“热势极微,故但小便难也”。说明由于热的程度不同,而导致小便不通和小便难的区别。《千金要方·卷二十·膀胱腑》又记载:“胞囊者,肾膀胱候也,贮津液并尿。若脏中热病者,胞涩,小便不通……”。

清代李用粹在《证治汇补·癃闭》中,将本病的原因总结归纳为:“有热结下焦。壅塞胞内,而气道涩滞者,有肺中伏热,不能生水,而气化不施者,有久病多汗,津液枯耗者,有肝经愤怒,气闭不通者,有脾虚气弱,通调失宜者”。

小便不利是指排尿困难,点滴而下,淋漓不尽者。而本方证造成的原因是饮食劳倦过度,湿热结于下焦血分,化燥伤阴,膀胱气化受阻,尿窍闭塞而致。

李东垣说:“饮食劳倦而小便闭塞不通,乃血涩致气不通而窍涩也。”

饮食劳倦过度,伤脾损肾,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肾虚不能蒸腾气化水液,水湿内生,日久化热,湿热结于下焦血分,化燥伤阴,膀胱气化受阻,尿窍闭塞,出现小便闭塞不通;湿热黏腻,出现身热不扬,舌红舌苔*腻,脉细数;热扰心神,出现心烦。

本方证之病因病机,李杲在《兰室秘藏》中认为:“乃血涩至气不通而窃涩也。”观其药物组成,并无任何活血行血之品,而重清热利湿,故可推测,本方证乃湿热下注膀胱所致。

方解

方中*柏分量最重,清泄下焦湿热,为君药;知母苦寒不燥,上能泻火,下滋肾阴,与*柏相须为用,滋肾阴,润肾燥,清其源则流自洁,为臣药;佐以滑石、泽泻清热利湿;茯苓渗湿利水;诸药合用,使湿热清,阴津复,小便畅,则诸症自愈。

本方并无调气药物,而冠以导气二字,在于*柏,知母经过酒洗,酒性散发起先升后降的作用,滑石炒*借火性以行润滑之药,故曰导气。

禁忌肾虚、膀胱气化失常之癃闭,则非本方所宜。

注本方需在医师指导下辩证用药,不可自行擅用本方,切记。

名家论述

李东垣《脾胃论注释》:方中*柏、知母滋肾阴、润肾燥,清其源则流自洁;茯苓、泽泻甘淡,与咸寒为伍,有利尿降热的作用;滑石为石药中的润药,利六腑之涩结,下达膀胱,润滑肠道。本方并无调气药物,而冠以“导气”二字,在于*柏、知母经过酒洗,酒性散发起先升后降的作用,滑石炒*借火性以行润滑之药,故曰导气。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导气除燥汤治疗癃闭,急性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