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王满华
编辑丨曹玮钰
来源丨投中网
时隔一年,“网红”美妆零售品牌HARMAY話梅一口气官宣了两轮融资。
据36氪报道,话梅完成C轮和D轮合计近2亿美元(约12亿元)融资。最新一轮D轮由QYCapital领投,GeneralAtlantic(泛大西洋投资集团)、钟鼎资本、五岳资本、OceanLink鸥翎投资等老股东跟投。C轮融资由GeneralAtlantic领投,高瓴资本、OceanLink鸥翎投资、五岳资本、钟鼎资本、黑蚁资本跟投。
值得注意的是,C轮融资早在一年之前——根据相关报道,年2月,话梅就完成了C轮融资,金额不详。
另外,最新一轮的领投方QYCapital是个新鲜神秘面孔。按照过往画风,话梅融资都是知名大机构抢夺的阵地,而QYCapital近一年公开可查的投资案例似乎只有一个:复合调味品品牌「加点滋味」A轮领投。
回看年12月,话梅一战成名”。A轮融资高瓴入局,仅凭三家门店,话梅投后估值达到惊人的5亿元“,B轮之后甚至传出“单店10亿元估值”的消息。
不论怎么看,这一零售“新物种”的想象空间似乎被提前“预支”。但几年过去,话梅的动作一直指向多元化和可能性。
话梅自己还悄悄做起了投资,风格也一如话梅,鲜明得很。
4年4轮融资,单店估值10亿元?
“新物种”话梅的融资节奏一直稳定,平均一年一轮。
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除了上述两轮融资,年12月,话梅获得高瓴资本领投、五岳资本跟投的A轮融资;年9月,话梅又获钟鼎资本、黑蚁资本的B轮融资。
估值也在水涨船高。根据36氪报道,A轮之后,仅有三家门店的话梅估值已达到5亿元人民币,而据投中网此前消息,B轮之后,话梅单店估值更是达到10亿元。
话梅目前9家门店,假设单店估值没有缩水,整体估值或达90亿元。这一数字什么概念?
简单参考一下同为美妆集合店的KK集团旗下Thecolorist调色师。有报道称,Thecolorist调色师目前估值超过10亿美金(约合人民币63.43亿元),而根据KK集团招股书,截至年上半年,Thecolorist调色师的门店数为家,以此推算,单店估值仅为万元左右。
有业内人士向投中网分析称,远高于市场水平的估值与话梅独特的业态有很大关系——突出一个“新”字,资本在为创新动作“买单”。
首先,话梅主打的“小样经济”,虽在国外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市场,但在国内仍属空白,话梅作为国内“小样经济”的“鼻祖”,算是开创了美妆零售的新业态。
另外,与国内同类型美妆集合店不同,话梅没有选择将店铺开在购物中心,而是在商圈开独立店,两者的开店逻辑完全不同,后者强调“体验型大店”模式,该业态在国内尚属“新鲜产物”。该模式对于选址要求更高,且店铺面积更大,属于重资产投入,因此估值也会相对更高。
即便如此,一直以来外界对于话梅单店10亿元估值的合理性仍存有疑问。
对此,投中资本董事Charles曾指出,“话梅按照单店10亿元去估值,其或隐含了对品牌潜力、扩张速度、运营能力等价值的整体考量。”换句话说,就是资本在用钱预支品牌未来的可能性。
话梅“谋变”
作为“新物种”,话梅一直质疑声不断,但也一直在积极“谋变”。
近几年里,话梅的新动作主要围绕几条线,比如时尚跨界,和设计师做联名款;拓展业务和生态,比如开展自有产品、咖啡茶饮等等;以及开展投资。
年7月,话梅先是与时装设计师MashaMa达成合作,推出联名款T恤、裤装、时尚挎包及购物袋等,所有商品均在话梅线下门店进行销售。
但联合创始人鞠春茂(Jason)曾表示,美妆仍是话梅最大的业务重点,“引入fashion系列或者其他生活方式品类,一方面是扩充品牌,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始终把消费者放在最priority的地方”。
再来是茶饮和咖啡。话梅于年9月成立北京原谅柠檬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立柠檬茶品牌introlemons。年2月,上海话安咖啡有限公司成立,话梅持股60%。
年9月,话梅位于上海武康路的旗舰店正式开业。相较之前“美妆集合店”的定位,新店强试图打造成一个集美妆店、咖啡厅、零售、休闲于一体的“零售广场”。这家店也出现了许多非美妆类产品,例如零食、酒水、宠物用品以及小家电等。
对于话梅的几次“谋变”,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其想要通过业务多样化来弥补供应链上短板,为提高复购率和客单价而讲出的新故事。
一直以来,主打“小样经济”的话梅,其供应链、货源都是外界质疑的重点。
当下,话梅的商业模式主要是靠大牌“小样”引流,靠中小品牌来拉升利润空间。目前,其核心产品主要分为三类:大牌小样及正装、海外小众品牌和本土精品,以及自有品牌“HarmayConcept”(主要为化妆棉、洗脸巾等“高复购率产品”)。其中,大品牌和中小品牌的比例为6:4。
据话梅合伙人鞠春茂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目前话梅共获得+品牌的授权,但全部为中小品牌。所有在售的国际大品牌均未取得授权。话梅大牌产品的采购渠道目前主要是依赖百货专柜和百货下游的贸易公司。”
没有获得品牌授权,意味着供应链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虎嗅也曾在报道中指出,基于小样的“供应链”问题,已经是投资人在和话梅高层交流时的“必问题”。
不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