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南木
来源
南木商业故事
这几天,一家可能很济南人不太熟悉的药店得到很多人的夸奖——民间的,自发的,发自内心的夸奖!
当下什么东西最稀缺,退烧药可能算一个吧!很多人跑了很多药店,都是失望而归,但在这家药店,可能就能买到。
它叫“方成”——请记住这个名字!
为什么在这里能买到?因为,他们将药拆开卖,比如,一盒布洛芬,拆开按片卖。
价格呢?
一块钱5片——抱歉,我不知道平时一盒卖多少钱,一盒有多少片,拆开卖,是不是变贵了,但我相信,这时别说一块钱5片,一片5块钱,能买到就谢天谢地了。
显然,药店拆开卖,是为了让更多人能买到,而不是为了趁机“发一把”。
同样,看到还有人发信息说,他们的抗原也“限购:,每个人只能买5个,价格是21元5个。我也没买过抗原,看发信息的意思,这也很“良心”了。
前天,偶然路过一家方成的药店,外面排起队,大约有二三十个人。最近几天,这应该也是一个奇特的现象了,反正我没看到几家药店有排队的,因为没必要——没药。
很多人可能对方成不了解,这很正常,从网上,我没有查到一篇关于他们的报道,大家看不到他们有任何“为了XXX”式的“口号”,自然对其了解不多。
可以查到的有限几则信息是,一些平台的注册信息,或者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
可以查到的注册信息是,其全称叫济南方成药品零售有限公司,成立了年1月,注册资金为万元,参保人数是人,从这些信息看,企业的规模不是很大。法定代表人叫郭凡勇,注册地址在济南历下区。
另一则信息是济南市槐荫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今年7月份发布的“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信息”,该信息显示及到其“一一八分店”,也就是说,至少开了家,店面数量不少。
其实,之前,由于到方成买过几次药,我对其印象相当不错——另一种我认为的好。
一位长辈亲戚农村做了几十年赤脚医生,现在仍在农村给村里人看病,医术非常好,关键是,非常贴近农村老百姓,往往是花小钱看好病,因为他用的都是很便宜的很普通的药,而且还“开发”出很多独特偏方,比如,把口服的药外用,把说明书上说明治其他病的药,用在治疗另一种病上,等等,几十年来已经证明效果很好。
所以,有个头疼脑热等小毛病,一般先给这位亲戚打电话,他一般都会很干脆地让买某某药,说吃几天就行了,医院。最初,当我去药店买药时,经常跑了一家又一家,都说没有,然后推荐买其他药。最后都是在方成买到了,一问价格,自己也大吃一惊,非常便宜,往往只卖几块钱一瓶,印象最便宜的是1元(10多年前了,忘记是什么药了)。
原来,亲戚开的药,都是很普通的老药,他用了几十年,效果非常好,但这些药太便宜,济南的很多药店不“稀罕”卖,因为太便宜了嘛,不赚钱。
后来,只要是这位亲戚推荐的药,我都直接到方成购买。
老实讲,当时的印象只是停留在这家药店的药很全,而且只有它卖便宜的药。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很多药店,包括济南某大名鼎鼎的的连锁药店,很难买到一些存在了几十年但证明效果很好的药,当你去买某种药时,营业员说没有,转而推荐另一种药,说效果一样或者更好,但价格要贵得多;更有甚者,有些人经不住“忽悠”,尤其是老年人,买了一大推保健品回来。
这次突然看到很多人的提到方成,意外,但又在意料之中。
说意外,是因为之前只是觉得他们的药全,能买到便宜的药(老实讲,我没有比较过同一种药在不同药店的价格),没想到,他们还是一家这么良心的药店——按说卖药本就是良心活儿,而且之前从来没见过宣传他们的信息,了解不多;说意料之中,卖别人不“稀罕”卖、不赚钱的药,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初心,和对初心的坚守。
一次事件可能就是一面镜子,照出某些人不太好(不知道说丑恶是不是有些过)的一面,也照出某些人美好的一面。
这次,是不是照出了一些人不好的一面不说,总之照出了“方成”美好的一面。群众的眼睛真的是雪亮的,虽然方成只是一直默默坚守自己认为该做的事,但还是被老百姓“发现”了。
俗话说,那杯那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从大家对方成的评价看,这次老百姓给了它一个民间版的“奖杯”。
你对各药店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怎么看?
#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