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年5月7日下午,海南消博会主题演讲会议围绕“新消费、新平台、新机遇”主题展开。海南省常务副省长沈丹阳主持会议。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冯飞、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致辞;林毅夫、隆国强、陈文玲作主题演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原司长陈文玲演讲全文如下:
习近平主席指出,举办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提供一个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平台,有利于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市场机遇,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也有利于中国为世界提供更多优质消费品。中国愿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优势,深化双边、多边、区域合作,同各方一道,携手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把在海南举办好消博会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彰显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文化、中国市场的魅力。
第一,举办中国国际消博会,可以形成四轮驱动,中国将成为集进口、出口、进出口、转口和服务贸易优势为一身的国际贸易中心和世界的市场。
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与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和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共同构成了国家级商务会展体系,形成中国国际化大市场的四轮驱动。还有若干平台式互联网销售网络体系、多个像小义乌小商品市场一样专业批发市场体系和各种商业零售业态,形成中国市场的巨大底盘,使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成为中国当前和面向未来最大的经济发展红利和经济引擎。广交会主要聚焦货物出口,进博会主要聚焦货物和部分服务的进口,服贸会主要聚焦服务业扩大开放,消博会则定位于国际消费精品的全球展示和交易平台。消博会作为国际消费精品全球展示交易的重要平台,可以为各国消费精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展示、交易机会,也为中国各地和各国的消费精品销往世界创造商机。
消博会聚焦“高、新、优、特”消费精品,对标国际专业会展运营规则,汇聚全球高端优质消费精品资源,打造国际消费精品全球展示交易的重要平台和海南自贸港的标志性工程。消博会国际馆有来自69个国家和地区的家企业参展,国内馆也迎来了国内34个参展团,他们重视此次消博会提供的平台展示的机会,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很多国际性展会都按下了暂停键,他们更加看重海南自贸港,海南推出了许多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相关举措,对中外企业吸引力相当巨大。
沈丹阳在今年2月份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讲话,为了适应和满足市场强烈的需求,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和海南面向世界、背靠中国大市场的独特优势,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计划在海口建设一个很特别的项目,国外和中国的消费精品在海南做常年的展示和交易。这个思路具有战略眼光,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办成一个日不落的交易平台和具有特色高端国际性消费品交易的大市场,可以增加海南的人气,使海南具有独特的市场魅力,与海南自贸港的独特政策魅力,与海南蓝天白云的自然生态魅力交织叠加,可以真正使海南红火起来,使中国具有若干个像海南这样充满活力和动力的大市场,持续拉动中国经济发展。
第二,汇聚国际国内优质消费品资源,通过激发激活需求侧,满足即期消费需求、挖掘潜在消费需求、创造崭新消费需求,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不断创造中国独特的经济发展红利。
中国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年我国的GDP总量只有.41亿元,占全球的比重只有1.%,当年排在全球第11位,GDP总量低于比荷兰,西班牙,巴西,加拿大,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到年中国GDP达到.6万亿元,迈上了百万亿元的大台阶,占全球比重提高到17.4%,从年到目前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保持在30%以上。
人均GDP年26美元,年约美元,现在已经迈上了人均一万美元的大台阶。今后10~15年中等收入群体将由目前4亿人增加到8亿至9亿人。十四五规划提出,到年我国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均GDP3万到4万美元。中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我国已经进入消费升级的重要阶段,中国消费者对多样化、个性化和高品质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消博会通过提升海南的供应链设计、产品组合和价格竞争力,有助于消费回流,把更多中产家庭的强劲消费需求带回国内市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高质量发展的主题,积聚国内和国际的消费精品,增强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消博会作为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平台,可以加大优质商品供给。让中国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买到高质量的消费品,享受更优质的服务,拓展品质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渠道;可以更新消费理念,引领消费潮流,放大消费促进效应,有效传播消费信息,刺激消费需求,进一步提升消费水平;可以有效促进消费升级,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推动制造业和农业适应消费市场的需求,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可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会展消费链,带动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会产生消费外溢效益和乘数效应。
第三,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用充分发挥现代流通的先导性、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支撑自主可控的产业链。
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更趋激烈,大国战略博弈进一步聚焦制造业,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导力战略”、德国“国家工业战略”、日本“社会5.0”和欧盟“工业5.0”等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均以智能制造为主要抓手,力图抢占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发达国家靠科技创新创造了优质优价的商品或者品牌,是很多中国消费者成为国外品牌或者高端商品的忠实客户,形成巨大规模的消费外溢。
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占到全球的30%,49个大类、个中类、个小类一应俱全,但总体上还是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前几年人民群众购买中高档商品,一般要靠出国旅游后来靠跨境电商,未来一定要靠我们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补短板缎长板。形成新发展格局,需要需求侧通过其内生冲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产业升级与技术升级,组织管理升级,市场升级。
从海南未来的发展看,要形成国际消费中心,特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