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政府网站公布了《广州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
根据《规划》,广州将努力实现“十四五”时期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基本建成、年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目标。
回顾“十三五”:
广州商务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三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突破亿元、亿元大关,年实现.66亿元,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年均增速9.9%,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外贸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货物贸易年首次突破万亿元,服务贸易年均增长15.9%、占对外贸易比重由17.9%上升至26.6%。实际使用外资连续五年增速超5%,累计.3亿美元,比“十二五”时期增长35.8%,其中年实现.72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
直播电商以12个全国首创引领产业健康发展,成为商贸业数字化升级典型示范;全市重点场馆年展览面积连续9年居全国第二,举办展览场次自年起稳居全国第二;获评国家跨境贸易指标标杆城市,广州“单一窗口”累计业务量超6.5亿单。
放眼“十四五”:
到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超5.3%
“十四五”时期,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广州市商务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但要看到,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枢纽功能强大,产业体系完备,消费市场成熟,流通体系高效,商业贸易活跃,营商环境一流,具有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规划》从消费引领、贸易辐射、开放合作三个维度,提出具体发展目标,力争到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实现5.3%以上,限额以上企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突破亿元;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1.1万亿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总额占比达30%,新兴服务贸易占比达35%;实际引用外资累计超过亿元;重点展馆展会展览面积超万平方米。
天河路—珠江新城商圈
数说广州商务发展“十四五”
发展目标
力争到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实现5.3%以上,限额以上企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突破亿元;
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1.1万亿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总额占比达30%,新兴服务贸易占比达35%;
实际引用外资累计超过亿元。
5个世界级地标商圈
广州将培育和做大做强天河路—珠江新城、长隆—万博、金融城—黄埔湾、白鹅潭、广州塔—琶洲5个世界级地标商圈。
2个岭南特色商圈
深化全国步行街改造提升示范,推动智慧化改造,建设广府活力区(北京路—海珠广场)、大西关(上下九—永庆坊)2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岭南特色商圈。
4个枢纽型国际商圈
加快建设广州北站—白云机场、广州南站、南沙湾(广州南沙国际游轮母港)、广州东部交通枢纽4个枢纽型国际商圈。
75+25
广州将推动75公里珠江两岸全线贯通,重点培育25个产业价值园区,打造珠江世界级消费服务业发展带。
30+30
广州将依托北京路、天河路、珠江琶醍等重点商圈,在全市推动创建30个高品质夜间消费地标和多个夜间消费打卡地。同时以珠江为轴线,结合30分钟生活圈布局打造若干个独具特色的夜间活动区。
珠江琶醍商圈
广州商务发展“十四五”看点:
1、将打造珠江世界级消费服务业发展带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中央赋予广州的一项重要内容。《规划》中,广州将“优化消费供给结构”作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首要工作内容。
按照规划,广州将推动75公里珠江两岸全线贯通,重点培育25个产业价值园区,打造珠江世界级消费服务业发展带。通过沿珠江前航道建设城市中央活力区,广州将打造更高能级、更多功能、更强黏度的全球高端功能引领地、国际文化旅游消费中心地。
南沙具有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三区”叠加政策优势以及大湾区中心区位优势,也被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