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后,一位朋友从腾讯离职,并在老东家办公大楼旁的咖啡馆创业。
他们注册了一家美业服务商。商业模式很清晰,通过成熟的腾讯系技术免费为美业商家提供SaaS系统,帮助他们管理会员、产品分销甚至员工提成。
在这个系统中,商家还可以在线采购物料,比如洗发水、护发素、吹风机等日常耗材。这家公司就靠这些产品的销售,赚取上下游的差价。这有点像零售通、中商惠民的生意。
模式在深圳还没跑开,团队就布局到了创始人的老家重庆。在一次吃饭时他聊到:没想到这块市场这么顽固,特别是那些发廊们的供应链,太可怕了。
他举了一个例子:
之前重庆团队招到了一个应届毕业生,这个小妹妹在外面跑一天回来后哭了。她说,人家发廊有稳定的供货商,他们在朝天门的批发市场里,可以用9元每桶的价格拿到高仿洗发水。
“你们不知道,这桶洗发水,足够洗颗头。”
没有底气再和那些商家斡旋,这个小妹妹3个月的试用期没有到就主动离职了。
如今,这位朋友的公司转型做外包公司。他说,他这次创业最大的价值,就是摸清了一个草根行业背后的东西。
那是一本厚厚的街头发廊生意经。
VIP卡并非发廊唯一生意,截图自屌丝男士
理发店那些陌生的洗发水品牌
在洗发店洗头,当你被摁到水里后,耳畔总会传来一个问题:你要用什么价位的洗发水?
30元的,50元的,还是80元的?当你起身环顾这些洗发水时,似乎没有海飞丝也没有清扬,而是一些之前没有见过的品牌。
Why?
业内人士给出了两个解答。
第一,我们日常在超市里能买的到洗发水产品,属于日化用品。但理发店里的洗发水,属于专业用品。这就像卡片机和单反的区别,普通消费者无法发挥出单反的功能,就只能用简易便捷的卡片机。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高端的理发店,和我们聊的“街头发廊”似乎相去甚远。当这些街头发廊正在使用那些陌生洗发水品牌时,你就得注意了。
专业技师手里的专业产品,图片来自TantanNews
在温州电镀厂包装线上的小琳,此前就在老家的一个发廊为客人洗头。她说,到了冬天,双手肿痛,然后皮肤就开始烂。医生说那是皮肤过敏和真菌感染,并建议用硫磺软膏。
只是这样的症状好不了几天,然后又是反复发作。
后来,小琳发现发廊的洗发水几块钱一公斤,然后灌进逼格颇高的包装盒子里。而那几年电视上常有报道,这种洗发水重金属超标严重。
就算是这两三年,街头发廊老板们也大多按着这本生意经走。
知乎上曾有一个问题:你所在的行业,有哪些外人不知道的?一位匿名用户就回答到,理发店洗发水进货价4元/公斤,质量差或含重金属。
网友
机智八是一家街头发廊老板的孩子,他以更专业的角度在知乎上为大家科普。他说,按公斤买的理发店大多是连锁门店,有统一的进货渠道。而他们自己家那种低端理发店,也就是街头发廊,只有批发大桶洗发水,比如上文提到的9元/桶。
连锁与散户的进货渠道,截图自知乎
按公斤卖的还是大桶散装,这些洗发水交易在理发店、洗浴中心,甚至酒店宾馆都很常见。淘宝上,我们能找到一家安徽合肥的钻级卖家10年老店,他们家的桶装洗发水比市面上稍微贵些,大约3元/斤。
这个价格,是建立在ml产品包邮的情况下。数据显示,这家门店累计评价14个,但30天内成功交易只有1单。
小琳表示,一般发廊不会在网上买这些的。他们有稳定的供货商,没有货打个电话就能送来,如果有新品上市,也会主动与老板联系。
大桶散装洗发水,截图自淘宝
除了将散装洗发水DIY,不知名的仿洋货三无品牌也常出现在街头发廊。
年7月,深圳卫计委曾发布文章披露这些令人陌生的品牌。当时,深圳石岩卫生监督所开展了美发行业专项检查,对石岩片区50多家美发店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查,最终有3家不合格。
他们用的洗发水是怎样的呢?
有的瓶身上写满外语,就是没有中文;有的除了有个产品中文名字,其他的信息都没有。这些洗发水外包装看似时尚简约,但这实际上均是三无产品。
三无洗护产品,图片来自[深圳卫生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