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继广州王府井之后,又一家老牌百货店宣布歇业。
近日,陪伴广州人已15年的摩登百货海购店宣布,将于年12月31日关闭。
与王府井一样,摩登百货海购店将歇业原因归咎于疫情下门店流量锐减、租金压力陡增。
但实际上,在新业态的冲击下,作为实体零售的代表,传统百货生存空间被挤压早已不是一个新话题。
如今,新消费浪潮之下,线上流量红利见顶,线下消费体验回归,但百货店为何还是没能等来流量回归?传统业态的前路又在何方呢?
南方日报记者李劼
现状:
“土著”百货开始水土不服
与“外来和尚”广州王府井不同,摩登百货是土生土长的“老广”。自年成立以来,深耕广州多年,最巅峰时在广州拥有8家门店,占据北京路、岗顶、江南大道等各大热门商圈,可谓广州民营百货巨头。
但土著也开始“水土不服”。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海购店宣布歇业后,摩登百货在广州市场仅剩两个据点:天河区岗顶总店和白云区圣地店。疫情前,摩登百货还陆续关闭了新塘店、西城都荟店、北京路店、黄埔店、花都店等5家门店。其中,年,开业4年的增城新塘店关门止损,同年经营不到两年的西城都荟店撤场,年服务街坊14年的黄埔店也在疫情期间悄然歇业。
实际上,早年间摩登百货就不停地在调整创新,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消费市场。据企业方面介绍,海购店曾在21世纪初婚恋交友节目大爆发的时期举办婚庆活动;年起,举办多届明星见面会;年,海购店从纯百货业态转为新增社区服务,并引入教培机构等。但一直未能改变经营持续下滑的局面。
摩登百货此次声明中提及,歇业范围仅限百货,商场中便利店、超市、药店、餐饮等非百货业务照常开展。
问题:
“二房东”模式面临淘汰
对于海购店歇业问题,商场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疫情期间,商场向从承租商家推出了两次租金减免优惠,以减轻经营压力,但其自身作为物业承租方每月要缴纳近一百万元的租金给场地业主方,当前已无力承担如此高昂的租金,所以决定关店退出。
“传统百货生存空间被挤压早已不是一个新话题,疫情只是一个导火索。”在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院长王先庆看来,根源还在于百货本身业态的老化。
早在电商崛起的十多年前,从年到年间,国内的百货业就出现了一波关店潮。
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年、年前后,百盛百货、马莎百货、王府井百货等都相继关闭多家门店。《年主要零售企业(超市、百货)关店统计》显示,实体零售店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大型门店平均经营周期不到5年。
百货业的衰落有其历史原因,那些辉煌的百货商场大都崛起于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峰介绍说:“早年间,商业业态较单一时是卖方市场,百货商场商品丰富,小到牙刷大到家电,大家都去百货店购买,每到周末就人满为患。”“百货”一词就表明了货品丰富、应有尽有的含义。
地处热门商圈的百货公司就像淘宝一样,手握高人流量,因此收租一度成为业界很普遍的做法,坐等店铺入驻,轻松实现盈利。摩登百货就是典型代表,一直以来都没有自有物业,基本依靠租赁经营。在这种模式下,摩登百货每年都要面临高昂的场地租金。
陈峰说道,这种情况下百货店本质就是一个“二房东”。“此种操作模式的好处在于,不占用大量资金人力,可短时间内快速扩张开连锁店,但短板很明显,没有商业抓手,对商品、价格均没有掌控权。”
百货行业在疫情前已是难掩疲态,年经营状况持续低迷,从上市公司百货类排名前三的百联股份、豫园股份、重庆百货来看,前三甲虽然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均是“双增长”,但上市公司中的纯百货业态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方向:
丰富业态扭转颓势
唱衰百货的声音一直未停止,行业也在努力转型。
近年来,王府井集团就确立了新的发展战略,购物中心、奥特莱斯成为发展重点,同时对百货业态升级改造也成为集团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新世界、王府井、翠微股份等传统百货零售企业,在业绩式微后通过转变业务经营模式、拥抱数字化转型、加大创新力度等方式积极发展,扭转颓势。
陈峰从消费者的视角发现,这两三年间,传统百货通过采取开设集合店、商场街区化等方法,持续推动老旧门店转型升级;压缩现有的传统百货营业面积,增加体验业态占比。“对此,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像在天河城、广百购物中心,天河城百货、广百百货业务被安排到高楼层的冷门区域。”
陈峰谈到,可以看到,在新业态的带动下,市场出现“线上流量红利见顶,线下消费体验回归”的新气象,百货业应紧紧抓住这个机遇。
同样面临转型的购物中心正佳广场,重新定义了“城市微度假”,这里不仅有餐饮、亲子娱乐、电影院、溜冰场,甚至办起赛事、开起博物馆等,总之,为适应新的消费需求,业态被不断拓宽,成为转型典范。
业内分析认为,并非所有百货企业转型都要如此无边界,但对传统业态来说,最缺乏也最需要自我革新的勇气,虽然传统百货商场倒闭对行业冲击较大,但只要走出不一样的路,百货业态仍能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