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批发行业行竞争格局与发展存在问题(附报告目录)
1、我国食品批发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食品批发行业作为一个食品批发行业的细分行业,在中国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中期前,伴随食品批发市场发展,食品批发行业得到蓬勃发展。年之后,围绕大型连锁卖场、超市、便利店的发展,中国逐步出现专注商超的食品经销和代理企业,此后随着超市的竞争加剧,开始形成从生产厂到经销商整条供应链间的相互竞争,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商超食品经销商开始向食品品牌策划和运营方向发展,食品批发商开始向食品品牌运营方向发展。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年食品批发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行业需求特点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近年来随着大型连锁超市的扩展,商超食品批发商的食品品牌营运能力进步速度明显加快,电商的蓬勃发展也推动了一些食品品牌营运商的渠道立体化。通过商品品牌营运商可以提前优选进入商超渠道的食品,把假冒伪劣和不规范的生产企业挡在顾客餐桌之外。协助食品生产企业规范生产、质量过程,也有助于推进国内的食品安全目前国内的食品品牌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很大。在食品品牌营运企业的上接终端客户,下连生产厂家的纽带作用下,通过引领和满足客户的需求策划、推动食品的品牌、品种、造型、口味、包装、工艺的创新,也带来了越来越丰富的进口优质食品。我国正在成为品牌食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
2、批发零售行业竞争分析
批发零售业的竞争日益激烈。首先是现存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百强企业零售规模继续提高,整体增速趋稳;其次是不断有新进入者加入战斗队伍;第三是行业竞争正慢慢向二、三线城市渗透;第四是一些区域性的龙头企业开始加大向异地扩张的步伐。
行业内部兼并收购是激烈竞争的结果,也是新一轮更加激烈竞争的开始。竞争方式也从单一业态的竞争转化成综合业态的竞争。我国零售业态呈现出快速多元化的趋势,超级市场、专卖店、便利店等多种零售业态得到了迅速发展,零售业态种类逐渐丰富。
国内零售企业依托于本土化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慢慢确立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外资企业无法比拟的。经过一段时期的购并狂潮后,外资企业认识到强强联手的合作方式可以省去很多繁杂的步骤,而且也避免了一些风险。因而,在外资与内资的竞争中,合作也越来越成为很重要的竞争方式,避免了以往单一的只竞争不合作的局面。中国零售业态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外资零售商与本土零售商之间的关系由过去购并与被购并的关系,逐渐转向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3、目前我国食品批发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我国食品批发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甚至有些是批发市场个体户,一方面是历史发展所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大多数食品批发企业为民营企业,受到资金、人才、管理、市场开拓能力等因素制约,不具备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缺乏产品持续创新力。近年来消费者越来越年轻,对食品也越来越挑剔,越来越喜欢时尚、奇特、优质的食品,我国食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小民营企业,新产品研发能力普遍不足,而且食品生产企业和终端超市接触的较少,一般不了解当前的流行趋势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大多数的食品批发企业也多停留在简单的经销或代理层面,没有针对产品和客户的营销策划经验,不能为上下游客户提供更多的产品改进、创新和品牌推广的附加价值。国内近年蓬勃发展的连锁便利超市和大型平台电商大量需求年轻、时尚、健康、方便的休闲食品产品和高品质的进口食品,食品行业亟待解决产品创新力不足的问题。
三是食品批发企业分布不平衡。由于中国地域辽阔,食品受交通工具、道路条件、食品保质期及法规等方面的限制,食品品牌运营企业的市场辐射半径较小。
目前,国内华东地区、深圳-广州地区、北京、成都卖场、超市较多,食品批发企业也多。从国内行业客户细分和竞争程度看,低端的批发市场由于食品安全问题,逐渐萎缩,所以传统批发市场的批发商会逐步走向消亡;大型卖场由于物业租金、人工成本、销售毛利率等问题是每况愈下,只能压榨卖场经销商的利润空间,而且大卖场聚焦了大量的经销商,所以大部分大卖场的经销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大型连锁便利超市由于目标客户是节奏快、爱时尚,可承受高毛利的一线城市白领,由于门店面积小,受租金和人工的影响少,近年来在华东、华南、华北、川渝等地快速发展,而且连锁便利超市和平台电商一样由于今几年才快速发展,之前不受很多传统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