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阿里决定放下新零售
TUhjnbcbe - 2024/7/29 18:27:00

听潮TI,作者

张晓

最近一段时间,对阿里巴巴而言,出售业务,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饿了么、盒马、大润发、银泰商业等,在过去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相继传出了卖身消息。

如此密集的出售传闻,透露出了阿里巴巴持续进行业务梳理、推进业务转向的强烈信号。

阿里巴巴在03年启动了成立以来最剧烈的组织架构调整,它启动了“1+6+N”的世纪大分拆,希望借此释放组织活力、提升组织敏捷性,以及更彻底地实现“多元化治理”,阿里云后来放弃完全拆分只是其中一个插曲。

吴泳铭成了阿里新的集团CEO,同时兼任淘天集团CEO以及云智能集团CEO,明确了“用户为先、AI驱动”是阿里巴巴新的战略重心。

他的集权和为阿里定下的新方向,也将阿里旗下不同业务带向了新的命运轨迹。

吴泳铭在去年底说,阿里将根据市场规模、商业模式及产品竞争力,梳理既有业务的优先级,定义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对于非核心业务,阿里将尽快盈利或通过其它多种资本化方式,实现这些资产的价值,也就是出售。

这意味着阿里将变得更加聚焦,月7日的财报电话会上,阿里将去年第四季度的稳健业绩归结于战略聚焦。“在战略聚焦之下,我们收获了一个稳健的季度,集团最高优先级是让电商和云计算两大核心业务重燃增长动力。”吴泳铭如此说道。

阿里在财报中称,03年第四季度,淘天集团在线上GMV、交易买家数、订单量、平台商家数上都取得了不错增长;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了44%;阿里云在聚焦“公共云优先”战略后,收入质量和盈利能力在持续提升;菜鸟集团的收入也同比增长了4%。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阿里或许会加快“非核心业务”的资本化处置——盒马、大润发、银泰商业的卖身传闻,印证了这一点。

01阿里变革余温:“非核心业务”被摆上货架

对于正处于变革中的阿里而言,“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的区分可能是一项长期工程,毕竟当前的阿里巴巴已经太大、业务太多元并且复杂。

不过比较明确的一点是,六大子集团之外的“N”公司,被定义为“非核心业务”的可能性更高。

目前,阿里巴巴分拆后的六大子集团贡献的营收超过了85%,再抛开其中营收最低的大文娱集团,淘天集团、阿里云、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菜鸟集团、本地生活集团的营收占比也接近84%。

据晚点LatePost梳理,在阿里的组织架构中,目前基本可以确定归属于“N”的独立业务公司包括:

盒马、飞猪、阿里健康、智能信息事业群、高鑫零售、银泰、斑马智行、平头哥、灵犀互娱。

“1+6+N”的变革之前,这些业务公司被阿里内部定位为“环路公司”——与阿里业务有紧密关系,阿里对其有控制权、但自负盈亏。

阿里最近传出出售传闻的几个独立业务公司,都在上述之列:

本月初,彭博社报道,阿里正在考虑出售旗下百货和购物中心运营商银泰商业。

有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已经接触了几家公司以了解他们对收购银泰的兴趣,甚至在蔡崇信03年接替张勇出任阿里董事会主席的时候,阿里大概就启动了出售谈判。就在上个月,阿里还与一家潜在买家进行了协商。

路透社最近也在报道中指出,阿里巴巴正寻求出售旗下大润发、银泰、盒马等资产,以便于剥离处于亏损中的非核心部门,将公司发展重点转向电子商务“核心盈利部分”。

更早一些,36氪此前在一则报道中指出,吴泳铭兼任淘天集团CEO后,针对已经拆分出去的几个业务已经做出了一系列资本规划,其中就包括了出售盒马。

目前,盒马已否认相关出售计划,但银泰和盒马尚未做出最新回应。

不过在月7日的财报电话会上,阿里巴巴资本管理委员会主席蔡崇信指出,04财年的9个月里,阿里在非核心资产的退出上进展顺利,已经退出了17亿美元的非核心资产,同时阿里也将继续执行对一些上市公司(非核心业务)股票的出售。

其中,蔡崇信明确指出,“阿里巴巴现在仍有一些传统实体零售的相关业务,它们不是阿里核心聚焦的业务,阿里也在积极探索退出方式,但可能需要时间。”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意味着,银泰商业、大润发等业务,很可能已经被阿里摆上了货架。

在这背后,一个清晰的主线是,阿里正在放下对新零售的执念。

过去八年里,以马云年10月在云栖大会上提出新零售概念为始,新零售布局一度是阿里的核心战略之一——

这甚至重塑了阿里巴巴,彼时担任阿里集团CEO的张勇对中国企业家表示,“这两年我们大踏步发展,已经从一个大家所熟悉的电商公司,彻底蜕变为一个以大数据为驱动,以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文娱为场景,产生数据并用数据来反哺行业的一家数据公司。”

也是从那时开始,阿里正式从一家以电商为主的互联网公司,变成一家从线上覆盖到线下,多元业务驱动发展的综合经济体。

按照阿里的内部描述,阿里新零售以淘宝为天,菜鸟为地,包括全市场、全渠道的新零售大军,天猫及线下一体化运营的品牌店是其中一个纵队,其他纵队包括银泰、苏宁、盒马、大润发、村淘、居然之家等。

其中,银泰、盒马、大润发是三次关键落子——盒马一度是阿里新零售的“一号工程”,年用亿元私有化银泰时,阿里的收购价较银泰当时的收盘价溢价了约4%,高鑫零售当时是中国排名第一的零售卖场。

但遗憾的是,在那之后的几年时间里,阿里的新零售改造不算很成功,它寄予厚望的盒马、大润发、银泰等,也纷纷遇到了增长瓶颈。

0盒马、大润发、银泰,从“高开”到“低走”

在阿里的新零售布局逻辑下,阿里云、菜鸟、支付宝是阿里巴巴新零售体系的底层基础设施,淘宝网和天猫是新零售基座,在此之上的八个新零售纵队,则分别面向不同的新零售业务形态。

比如入股苏宁易购聚焦的是家电数码领域、银泰商业是服饰百货、盒马和大润发则是快消商超。

图/申万宏源证券

当时的背景下,对银泰商业和高鑫零售这种线下商超而言,单一的线下生意在电商的冲击下显出颓势。

大润发当时是全国第一大卖场,营收超过了千亿,但从年开始,它的单店营收开始下滑,自建电商飞牛网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年私有化银泰之前,其总收入约为60亿元,增速4%,股东应占利润为13.亿元,增速也仅为0.%。

对他们而言,进入阿里阵营在当时来看无疑是明智之选——阿里有强烈的打通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的意愿、能力,也是在新零售布局上态度最坚决、业态最广泛、生态最完整的企业。

比如收购银泰商业时,张勇说,“阿里巴巴对银泰商业的定位非常清楚,它将会是阿里集团舰队中的一艘主力舰,担负线上线下零售百货转型升级平台的使命。”时任高鑫零售董事、大润发董事长的黄明端在双方初期的合作中也表示,他们的磨合非常开心、无缝对接、远超想象。

不过接下来的时间里,银泰商业和大润发的业务进展,并没有如预想中那样顺利。

财报数据显示,过去五个财年,高鑫零售处于营收下滑通道,归母净利润在0财年为亏损7.39亿,尽管在03年财年实现了1.09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但04财年半年报显示,其再次由盈转亏。

图/浙商证券

00年阿里增持并控股高鑫零售之时,后者的市值还在亿港元上下徘徊,但如今已经跌落至亿港元出头。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阿里最新财报显示,去年四季度,阿里划归为“其他业务”(包括高鑫零售、盒马、阿里健康、灵犀互娱、银泰、智能信息、飞猪、钉钉等)的分部营收为.3亿元,0年同期为亿元,同比下降了7%。经调整EBITA为亏损31.7亿元,0年同期则为亏损16.98亿元。

阿里在财报中指出,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高鑫零售的收入下滑,亏损扩大的主要原因,也是高鑫零售的亏损在加大。

再往前,阿里04财务年度中期报告显示,这部分业务营收实现了微小增长,从0年同期的人民币.78亿增长至.50亿,但经调整EBITA为亏损31.7亿元,同比减少了45.67%。

阿里在报告中指出,这部分收入的增加是由阿里健康、盒马、飞猪和智能信息的收入增长贡献的,但部分被高鑫零售的收入下降抵消了,而亏损改善的原因,也主要是由于盒马、钉钉、灵犀互娱和飞猪的经营业绩改善。

换句话说,从财务表现来看,银泰和高鑫零售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阿里的负担——它们很难再贡献亮眼的营收增长了(甚至营收在下滑),而且还在亏损。

再来看盒马,它一度是阿里探索新零售布局的核心力量,但这么多年过去了,至今尚未实现全年盈利。直到去年4月份,盒马创始人侯毅才向媒体透露,0年四季度和去年一季度,盒马才实现了盈利。

图/交银国际证券

这一过程中,盒马成了阿里巴巴体系内战略调整最频繁、业态尝试最多的一家公司,从最早的盒马鲜生店到后来的盒马MINI、盒马邻里、盒马X会员店,其已经尝试了近10种业态。

去年10月份,盒马又开启了折扣化变革,将线下门店的多款商品价格下调,并在门店设置了“线下专享价”专区,同时SKU也进一步精简,从原来的多个缩减至多个。

据媒体报道,盒马的计划是,从盒马鲜生线下门店开始,覆盖全国超过家门店。

虽然这一转型已经为其带来短期阵痛,但侯毅的态度尤为坚决,他将折扣化转型乘坐“盒马的生死问题”,认为长痛不如短痛。

“网上有很多争议,但那些不愿拥抱成为同路人的供应商,就只能离开。困难时期没有退路,我们只能先把自己的退路斩掉。封杀我没关系,我们走出盒马自己的一条路来。”他如此说道。

但问题在于,盒马还在不断试错与迭代,只是阿里的耐心可能不够用了。

盒马原本的上市计划如今已经暂缓,据晚点LatePost报道,有多位投资人称,盒马上市被暂停,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估值不符预期。

晚点LatePost在报道中指出,0年初,盒马曾以亿美元的估值寻求融资,但到去年初其估值已近乎腰斩,盒马和包括春华资本在内的投资方多次洽谈后,最终也未能成交。

03放下新零售执念,阿里不得不做的选择

回过头看,阿里的新零售试验不能称得上是“失败”。

尽管从财务角度来看,这些业务并未给阿里带来实质性的推力,但至少在其打造的零售生态圈里,阿里围绕“自营”和“平台”这两大方向进行的增量创新和存量改造中,线上与线下的业务协同,在当时帮助它抢占了更高的GMV。

再具象一点,在天猫的品牌化过程中,阿里的新零售探索也有赋能。

一位电商行业分析师对自媒体知危如此说道,“年左右没多少品牌商愿意在天猫开店,年阿里上市一年后这种情况才有所变化。银泰有几千个知名品牌商资源,当时的天猫肯定是需要银泰的。”如今天猫的品牌商家早已超过30万。

同样地,这些业务如今被摆上货架,对阿里而言也并非一件坏事。

如今的阿里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环境,整体电商市场也处于新的消费周期,同时也正在经历一轮新的技术周期。

这些背景都决定了,阿里需要重新审视之前的新零售战略,重新考察自己的“耐心”是否还有必要持续下去——从当前的形势看,“断臂新零售”或许正是阿里在新的战略周期下迈出的关键一步。阿里此前押注新零售,某种意义上是基于消费升级这一判断的战略延伸,但目前的趋势是消费降级。

此前在文中我们曾写道,张勇时代,以他为权力中心的阿里决策层对中国电商市场消费趋势的判断是消费升级,年末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张勇还说,“我们坚信,中国未来经济的增长一定是消费驱动、体验驱动。中国现在大概有3亿中产,5年之内,这个数字会翻番。”

张勇在任职集团CEO的八年时间里,无论是创立天猫还是积极推动新零售布局,某种程度上正是希望带领阿里迎合这一趋势。

但近几年的风向早已经变了——

这也是新的战略周期中,阿里一系列变革的推力。去年5月,马云召集淘天集团各业务负责人,开了一场小范围内的沟通会,马云指出,阿里过去那些赖以成功的方法论可能已经不适用。他为淘天集团指出了三个方向: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

马云判断,接下来的机会在淘宝,而不是天猫。

从这一层面看,吴泳铭基于此为阿里定下的“围绕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AI驱动的科技业务、全球化的商业网络”这三大方向,既是战略定调,也是一次战略梳理——

阿里明确了要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放到电商、云、AI、物流等核心业务上,要更聚焦,不再做盲目的业务扩张,甚至收缩会成为新一年里的关键词。

正如一位互联网公司的高管曾评价的那样,之前阿里的心态是“不能接受什么大领域与自己无关”,但现在,阿里显然换了姿态。

1
查看完整版本: 阿里决定放下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