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正在推动我国制造业全方位、全链条的转型升级。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率先找到适合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将会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增量机遇。接下来,我们看看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典范吧。
5G+AGV+柔性生产系统
“原来单线流只能同时生产1款衣服,现最多可同时生产9款,急单首批平均出货缩短到8小时,紧急插单平均响应时间10分钟。”以纯集团制衣工厂通过中国联通5G柔性矩阵系统,生产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生产方式。通过5G+MEC方式打造云网融合的车间,满足了柔性制造中AGV、Pad等的实时、高效的数据传输,并有效提升了柔性制造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从而高效地调度生产现场人、机、料、法等生产资料,打造顺应市场所需的柔性生产模式;通过对车间进行外部和内部5G网络覆盖,满足现场近个连接点的高并发数据采集和传输。同时将应用部署在MEC上为AI提供算力支持。智能化改造为以纯带来了显著的效益提升。年8月试点线创造工厂产值收入元;对标年8月按照同参数计算,创造工厂产值收入元,提升了近5万元;同时生产毛利润同比增长3.7万元。
造粒数字化自动产线
安踏集团造粒数字化自动产线,率先在行业实现造粒数字化自动生产。该造粒数字化自动产线已基本实现从排单到码垛、转运的全智能一体化运作。在自动产线上,电脑排产派工后,产线根据订单数据自动匹配配方,按配方比例对材料一一称量、转运、核查重量后,投入密炼机。随后,系统严格遵照重量、时间、温度的要求,对设备精准控制,最终实现不同配方造粒的自动化生产。
经营活动数字化及数字业务化
森马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主要有两方面成果:第一,实现“经营活动的数字化”,提高企业的数字运营能力。通过开发数字化的业财一体化系统、商品研发平台、供应链协同平台和智慧云店等,公司建立了一套健全的数字治理体系,推动了业务流、财务流、管理流的有机融合,大幅提高了经营质效,让企业能以更快的速度满足消费者随时变化的产品需求。第二,实现“数字的业务化”,强化企业的数字创新能力。企业通过全面布局各大线上市场,努力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渠道的数字消费体验,同时加速推动线下门店的智慧升级,助力门店进行消费者洞察,强化数字消费体验和会员运营,为消费者提供更为精准、个性化的智慧化服务。
建立全域高端女装营销新模式
歌力思在数字化方面探索出一条新道路。率先采用绿幕技术,业界首发“云上时装秀”。随后,与腾讯智慧零售达成战略合作,全面开启数字化转型。年,歌力思突破性地推出通过全CGI数字技术创作的虚拟数字人
飒ELISA,代表着公司开启数字化转型的又一创新。歌力思打通了在小红书、抖音、淘宝等全域线上销售渠道,建立了全域放大品牌声量、精准引流、高效转化的高端女装营销新模式,形成了“种草引流—私域互动—无缝转化”的流量闭环。在年轻一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的当下,公司打造无缝连接的线上与线下购买体验,不断增加数字触点,迎合未来的消费核心人群Z世代女性。通过多品牌与多平台的积极发展,年上半年实现线上销售合计1.80亿元,同比增长64%。
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数据中台”
李宁与阿里云合作搭建的数据中台,将企业的设计生产、仓储供应、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会员体系等等所有环节的数据全部打通。在终端销售环节,收集了线上线下渠道的数据后,可进行需求分析、需求预测、卖点分析、竞品分析等等,形成的智能决策可以赋能给各个业务端。例如,线上商城以及会员系统方面,可根据用户画像实现智能推荐、精准营销。线下门店方面,根据热点监测数据、顾客试穿记录等,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门店,形成不同季度的商品陈列优化方案、促销方案、备货组合方案等等;根据客流监测,形成智能人效管理等等。生产供应方面,可根据终端销售的需求分析、需求预测,智能分析出李宁每季度上市的新品该生产多少,甚至形成更柔性更灵活的分批生产方案,第一批该生产多少保证一两个月的销量,再根据新品上市后,终端销售的各类型数据,分析新品是否需要改进、以及下一批需要生产多少。
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纺标,证券代码:)由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于年出资组建,是集标准、检验、检测、计量、认证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服务机构,主要业务包括纺织标准研究和制修订、纺织及轻工产品检验检测和认证、试验用耗材研发及经营、纺织仪器检定校准等。总部位于北京,下设深圳、浙江、福建、江西子公司,绍兴科泰斯纺织品检验有限公司,上海、广州运营中心及多个办事处和工作站,辐射全国的集团化服务网络,可为纺织服装企业提供全方位、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素材来源:全球纺织网、新华网、证券之星、通信产业网、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