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塑健康广东助全面奔康南方新闻网 [复制链接]

1#

“手机里都能见上大医生,咱这山里看病可不用愁了!”在广东清远阳山县大塘村干了一辈子赤脚医生的利群珍从没想过,自从村里来了省城的网络专家之后,村民看病“少跑腿、少动嘴”成了现实,“大伙都知道,遇到难治的病,就去家门口找村医,远程会个诊”。

在广东省、市、县、镇、村五级远程医疗体系下,偏远山区的患者可以在家门口看大专家。通过“强基层”等项目的建设,广东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全方位提升,年上半年广东县域内住院率86.9%。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广东着力开启全面建设健康广东新局面,着力形成“强基层、建高地、登高峰”的广东医疗卫生“顶天立地”大格局。如今,广东人均期望寿命达78.4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南方日报记者朱晓枫通讯员粤卫信薛冰妮魏星

看病更方便

大病不出县!基层医疗能力提升

“医生!我突然无法排尿,已经10个小时了!”医院,62岁的揭阳患者吴先生确诊前列腺增生症并发尿潴留,但他有高血压、慢性心功能不全伴房颤等高危因素,不适合立即手术,怎么办?

在该院帮扶医院泌尿外科谢程国医生,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吴先生的指标达到耐受手术的要求后,谢程国为吴先生进行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1周,吴先生痊愈出院。医院首例前列腺增生微创手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在家门口看病,免于路途上的奔波。广东先后启动实施强基创优三年行动和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攻坚行动,统筹财*投入亿元,“软硬兼施”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硬件方面,广东改造建设医院、规范化建设间村卫生站、将人口大县的47家乡镇中心卫生医院,县域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软件方面,全面推行公益一类财*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落实“两个允许”,打破绩效工资天花板。

在人才培养上,广东还出台了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填洼计划、千医下百县、百名首席专家下基层、千名高校毕业生下基层等计划,以及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全科、产科、儿科医生培训工作等一系列基层人才工作项目,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为了让基层医生提高看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广东还深化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医院组团式帮扶,实现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县域全覆盖。

“没想到在家门口的卫生院就能做血液透析!”12月7日,在湛医院大山江分院做血透的吴川*坡镇村民*先生由衷感叹。

作为国家医共体试点县,广东湛江吴川市成立医院。医院以大山江分院为试点,探索了一条“将乡医院的一个综合科室”的紧密型医共体改革之路。*先生就是改革的获益者之一,他感慨地说:“这里的血透技术,完全不输给医院。”

通过实现对口帮扶全覆盖、医联体建设全省以及重点专科全覆盖,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常见病、慢性病能够就近及时诊治,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危急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水平显著提高。年全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绩效考核,广东总分第一。

信息化建设

“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帮扶模式

在广东清远英德市江古山村,村医林宏新刚结束与省级远程医疗平台上的专家对话。

遇到医疗难题,林宏新就将相关检查检验结果和音视医院,医院专家给出检查检验分析报告、指导其制定治疗方案,村民们在村里就能获得省城专家的诊疗建议。

在“互联网+”时代,广东在推动全面小康建设的过程中,大力推进“互联网+健康扶贫”,还成为了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签约共建“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如今,广东的省级远程医疗平台全面上线,实现20个省级远程医疗中心、56医院、家乡镇卫生院和个村卫生室信息联接,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帮助基层医务人员快速提升服务能力。

在江古山村,林宏新还有了“新助手”。他配置了相当于主治医师的“AI医生”软件,结合远程诊疗项目,目前已接诊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精神障碍等例较复杂的各类慢性病及疼痛疾病。

广东创新信息健康扶贫方式,启动健康扶贫AI医生进乡村项目。为全省个省定贫困村卫生站配置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包,接入远程医疗平台,配置“AI医生”软件,家庭医生可随时随地问诊智能助手,实现动态监测贫困人口健康状况和贫困村远程医疗全覆盖。

对于贫困人口的精准帮扶,广东还利用了大数据进行实时筛查和监测。年起,广东对在广东扶贫大数据平台建档立卡人员,以及广东省医疗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的农村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中监测监控状况为患有大病的贫困人员,全面进行了大病筛查、确诊、分类组织专项救治,并发挥好基本医保、大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等*策合力,切实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就医负担。

张石桥是江古山村的贫困户,因丈夫丧失劳动能力,一家人生计依靠她每个月多元的工资。两个女儿患有心脏病,她却凑不出医疗费。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精准帮扶下,医院结对精准健康帮扶贫困户网络系统,医院、医院等医疗卫生单位根据自身专长,为重大疾病贫困群众开展结对专项救治。接受免费治疗后,张石桥的两个女儿重返正常生活,她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

据统计,年以来,广东全省建档立卡相对贫困人口中累计近64万因病致贫返贫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确保了广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因健康问题掉队。

健康为中心

筑牢群众的“健康守护墙”

“最近有哪里不舒服吗?”在阳江市旱地村村民陈贤友家里,阳江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吴涛拿出健康档案表格,仔细地询问。旁边的医生拿出血压计,帮陈贤友测量血压。

“在下乡巡诊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发现一些早期的症状,让村民尽早就医。经过我们的健康科普,现在不少村民也越来越注意自己的健康问题。”吴涛说。

要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要从治病为中心向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广东大力强化健康危险因素控制,贫困地区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升,为群众筑牢“健康守护墙”。

目前,广东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经费标准由年的45元提高到年的74元,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由年的12类增至年的29类,服务项目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儿童健康管理以及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已基本覆盖居民生命全过程。

广东还深入开展健康教育促进与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提高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县(市、区)、健康促进学校和健康家庭建设、健康教育进乡村等工作,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危险因素持续开展健康教育,结合健康城市、卫生县城(乡镇)、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等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推动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融合,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和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提升。

对于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疾病防控,广东加大贫困地区艾滋病、结核病和性病防控工作力度,推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地中海贫血综合干预、妇女“两癌”检查、预防艾滋梅*乙肝母婴传播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落地。广东还在全国率先启动“智慧结控”模式,利用“互联网+医疗健康”手段开展结核病诊治、随访管理,已覆盖15个地市78个县级结防机构。

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紧要关口,基层广大医务人员转战疫情防控战场,在开展社区防控工作的同时,及时掌握居民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短时间内全面控制了疫情的扩散蔓延,实现了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快速清零,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小康故事

手机里的“AI医生”

“现在有了叮呗医生,我遇到病人不会慌了,大家也越来越离不开我了。”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七拱村村医*素英用起手机上的“叮呗医生”很是熟练,村民们的就诊信息都能快速从就诊档案里找出来。“他们有什么病史,做过什么检查,远程会诊结果怎么样,都一清二楚。”

这个神奇的“叮呗医生”,是省二医依托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自主研发的智能健康AI,目前已经覆盖了多种常见病,医院日常诊断90%的病种,达到中级以上医师(相当于临床主治医师)专业水平。

截至年5月底,阳山县通过医院的“AI医生”进行诊疗例,其中86例疑难较医院进行治疗。

“村民需要什么,我就学什么”

今年5月,七拱村的陈大哥来*素英这里看诊。“我能吃能睡能干活,就是感冒气紧。”听了陈大哥的描述,*素英不敢轻易断定,于是现场给他做了远程心电图,不到10分钟,医院的专家诊断心率异常。

“陈大哥觉得自己身体好,对这个结果半信不信,没放在心上。”*素英说,可就在当天晚上,陈大哥爬楼梯时突然晕倒,结合远程心电诊断是突发心梗,便立即转诊去医院治疗,随后送往医院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好在诊断及时,送医也顺利,陈大哥治疗很成功,后来还主动来我这做远程心电图。”

*素英感慨,以前遇到下不了地的老人家,不管大病小病都得抬下山,去医院做检查,“现在我就背着个AI设备包,打开手机蓝牙,在村民家里做检查,远程会诊申请不到一分钟,就有专家跟我们连线,指导怎么处理,必要时还能安排绿色转诊。”

除了请教专家,*素英还经常跟着叮呗医生的“名医讲堂”听课,学习村民经常遇到的多发病、季节病怎么防治。“比如现在山区里蜂蜇伤、蛇咬伤、花粉过敏的情况比较多,我就跟着学起来、用起来。”*素英说,自己也将这些知识告诉村民。

无独有偶,阳山县阳城镇雷公坑村委会卫生站村医莫燕辉也把远程培训学来的中医知识用于服务村民,“针灸、贴敷,村民需要什么,我就学什么”。

随时随地给村民做检查

有了“AI医生”,急病有了专家,慢病也有了管家,这是做了一辈子赤脚医生的利群珍从没想过的事,不过,这在女儿王玉莲守着的卫生站里,成了现实。

年,从医10多年的王玉莲从母亲手中接过班,成了大塘村卫生站的村医。“那时候要是看病做检查,去县城、到市里,来回需要一天。现在我们随时随地能给村民做血糖、胎心等检查。”王玉莲说,远程系统和“叮呗医生”的使用,方便了为村民们进行健康随访。

王玉莲回忆说,年夏天,村里60岁的张大爷晕倒在地里,当时天很热,大家都以为身体硬朗的张大爷是中暑了。“当时我背了省二医设备包,就给他做了个远程心电图,7分钟出了结果,是急性心梗,”王玉莲说,当时她按照医生的建议,帮张大爷进行转诊治疗。

“如果凭以往的主观判断,就按照中暑的症状对付了。幸好有了远程助手,救治及时,张大爷恢复得很好,自己也很主动地体检、吃药。”事后想起,王玉莲都会感慨。

“医院许多做不好、不敢做的手术都先后成功完成,两年内住院手术人次增长22%,连出外务工的阳山人都选择‘回家’手术了。”医院医院院长司彤表示,近3年来,医院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约80项,均填补了阳山县的技术空白,部分技术项目甚至达到省级前沿,“老百姓看病不再挤着去广州了”。

司彤表示,远程系统带动该院医联体建设。阳医院集团成立初期的70%左右提升到年底的80%,年达到约81.3%。医院门急诊人次比年成立之初增长38.5%,住院人次增长15.42%。如今在阳山,一代又一代的基层医生回乡扎根了,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回到家门口看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