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据报道,慢性前列腺炎在中国男性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4%,已成为男科最常见的慢性泌尿系统疾病。全球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发病多集中在20-60岁的年龄段,欧洲的患病率为14.2%,美洲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患病率为2.2%-16.0%,亚太地区患病率为2.7%-8.7%,中国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发病率约为8.4%。可见因地域、种族、社会背景等差异性的影响,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不尽相同。
01慢性前列腺炎可不是小问题,对生活的影响会很大,需要你多加了解
1、慢性前列腺炎的简介
慢性前列腺炎是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后第三位前列腺疾病,指前列腺在病原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现以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与患者精神因素、婚姻状况、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均密切相关。
慢性前列腺炎在中医学上归属于“精浊”、“白淫”、“白浊”等范畴,其病位在精室,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基本病理变化多归结于湿热、肾虚、瘀滞三个方面。本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易使患者产生心理、生理上的双重压力。
2、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
慢性前列腺炎好发于成年男性,其临床症状以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不尽感为主,时有尿道口滴白,且多伴小腹部、腰骶部、会阴部、睾丸等胀痛不适,病程久则出现早泄、阳痿、遗精等男性性功能改变的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小腹/会阴等部位疼痛、排尿异常及神经精神症状,具有发病缓慢、病情顽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等特点。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的长期持续和反复,使患者产生焦虑及精神紧张、挫败感,降低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
3、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和前列腺触诊、前列腺液常规检查来确定。美国国立研究院根据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开发出NIH-CPSI量表,用于评估患者的症状及临床疗效改善情况。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的诊察技术与西医现代化检查手段,从人体的生理、心理情志、社会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对患者的健康、亚健康、疾病等状态进行的监测、分析及评估。
02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都有哪些?以下3点,深入了解疾病的根源
1、病原体感染
病原体感染是其发病主要因素,而细菌感染最常见,一般为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比例占70%,变形杆菌及克雷伯杆菌等次之。虽然革兰氏阳性菌造成的前列腺炎占很大部分,但淋菌引起的尿道炎也不可忽视。前列腺组织的细菌来源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细菌,IL-6等抗炎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在干预后4w明显升高,细胞因子表达呈现阶段性变异。
2、内分泌失衡
男性的前列腺和精囊是雄激素依赖性器官,因此雄激素在前列腺生长、功能和疾病的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雌二醇单独处理去势可见管腔内炎性细胞广泛浸润,腺体间质单核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变性。
排尿功能失调,尿液反流进入前列腺,尿酸不仅可以引起前列腺的炎症反应,其化学刺激还可引起排尿的异常和盆腔区域的疼痛不适;许多学者认为氧化应激作用会抑制的β-内啡肽释放,β-内啡肽具有调节疼痛的作用,从而导致慢性前列腺炎的疼痛症状。
3、生活不规律
不良的生活习惯是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的重要原因。饮食辛辣、常摄入生冷、经常饮酒或酗酒、久坐、不节制手淫、承受压力过大、缺少性生活、熬夜、高龄等因素是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久坐是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的首要病因,不规律手淫位居第二,第三是经常大量饮酒和经常吃辛辣刺激食物。
司机职业人群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其慢性前列腺炎的患病率与普通人群相比会明显增高;运动量减少可使慢性前列腺炎的风险增加,长时间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使人体大量地出汗,然而尿量会变少,浓缩的尿液中的代谢产物浓度就会上升,慢性前列腺炎的患病风险会升高。
03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该如何治疗?西药中药都能选择,生活护理很重要
1、西药治疗
抗炎药物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包括皮质类固醇、塞来昔布、聚磷酸戊糖、扎鲁司特和他尼珠等。神经调节药物在其他慢性疼痛性疾病如间质性膀胱炎、特发性骨盆疼痛中有一定的效果。抗生素治疗具有切实的抗感染作用,如支原体、衣原体,纳米细菌等。
α-肾上腺素能阻滞可改善流出道梗阻,改善尿流并可能减少前列腺内导管反流。使用植物提取物与其他传统疗法相比,因其低副作用、高疗效而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