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六经
太阳病一表阳证,阳明病——里阳证,少阳病—半表阳证。
少阴病表阴证,太阴病—里阴证,厥阴病—半表半里阴证。
证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临床辨证时,遇见一个病,不论其多么错综复杂,要明确阴阳辨证(病证类别)、表里辨证(病位)、寒热辨证(病性)、虚实辨证(邪正盛衰,病性)。首先要明辨六经阴阳属性,辨清属于六经中哪一经的病证,或哪几经合病、并病,确定病位(病证的部位),即确定病变现阶段证候所在的位置。
如六经辨证中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在表、在里或在半表半里;然后分辨病性(病证的性质),即区分基本病性:阴阳盛衰所表现的寒、热、虚、实病性为主,具体病性包括水、湿、痰、饮、瘀、滞,食、*及气血津液与精髓等的盈亏等。
再辨病势(病证的演变趋势,发展缓急)。以表里(病位)、热寒(病性)、实虚(病势)分类,然后据证选方用药。实际上,临床所见病证复杂,合病、并病较多,故使用合方的机会也较多。
如老年大学学员,感冒二十天,经输液,吃药效果不好,依重感冒,咳嗽,有痰,色白,鼻塞,流鼻,咳嗽时稍喘,全身麻冷,脉浮而细。
太少两感,加之过用输液,痰湿内布,水湿内停,困肺,心,脾,麻*附子细辛汤扶正透表,杏仁,桔梗一宣一降,小半夏汤温化痰饮,水湿得化,气从以顺,肺之宣降恢复正常。
三剂而愈。
另一腰痛患者,长期在工地上班,久居湿地,怕冷恶风,双足膝关节冷痛,行走困难,舌淡苔白边有牙齿痕,脉细弱,小便一天两次,大便清长,患者为典型的少阴太阴合病,寒湿凝滞经脉,腰俯受寒,湿滞不通,病程缠绵。
拟真武汤,肾着汤加减:茯苓30g、白芍20g,附子30g(先煮1小时),白术20g,生姜汁(冲服),桂枝20g,补骨脂20g,仙灵脾20g,吴茱萸15g,小茴香10g,白豆寇20g,干姜15g
四剂,水冲服,每天一剂。
四剂后症状减轻,再此基础上调整服用十二剂而愈。
今天一个头晕头痛鼻出血的患者,头晕,头痛,鼻塞,出鼻血,尿频尿急,左胁部疼痛,舌红苔*腻,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合病,小柴胡汤、猪苓汤、苓桂术甘汤。
男,31岁,早泻半年,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早泻,尿不尽,小便分叉,恶风怕冷,晨起勃起困难,夜寐差,舌淡苔白,脉沉。
早泻—少阴太阴合病
桂枝12g,白芍12g,生姜3片,甘草6g
大枣4枚,龙骨25g,牡蛎25g,茯苓15g
白术20g12月21日,二诊
症状好转,恶寒怕冷明显,鼻塞流涕,舌淡苔白,脉沉细。
守上方加附片12g,先煮半小时。1月5日,三诊
早泻好转,尿不尽分叉减轻,对房事不满意,疲劳乏力,精力不足,已无鼻塞流涕。舌淡脉沉。
守上方茯苓30g,白术20g,蜈蚣2条,淫羊霍20g,仙鹤草30g,狗脊15g1月26日,四诊
无尿不尽,无尿频尿痛,恶寒明显改善,疲劳乏力好转,性功能明显改变,觉得已经差不多,想再调理一次。舌淡胖,脉沉。
自备生姜3片,大枣4枚
林佳明,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辩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中医临证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