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华润啤酒研究报告啤酒高端化持续推进,白酒 [复制链接]

1#

(报告出品方/作者:山证国际,高景东)

1、公司概况

1.1、公司简介

华润啤酒目前是华润集团属下的啤酒上市公司,专营生产、销售以及分销啤酒产品。除“雪花”主品牌外,公司近年与喜力合作,进一步丰富其品牌组合至涵盖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包括喜力、苏尔、红爵和悠世白啤酒等。

1.2、“”之演变过程

华润集团年收购上市公司“永达利”,股份代码为“”,并更名为“华润创业”,成为最早在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之一。华润创业其后通过并购、合资、分拆上市、资产置换等方式,助力华润集团实业化转型,实现快速发展。年以来,华润创业深耕大消费领域,并在多个产业布局发展,培育孵化出雪花啤酒、怡宝、五丰、华润万家等多个知名品牌。年,华润创业出售全部非啤酒业务予华润集团,上市公司也更名为「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同时也开启“”新征程。

1.3、发展沿革

华润啤酒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公司在年成立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后,年携手当时全球第四大啤酒公司SAB米勒共同开发中国啤酒市场,公司占股51%,SAB米勒占股49%。公司年实施“蘑菇战略”开始走出沈阳,并在年成立华润啤酒东北集团,以及在年尝试走出东北,走向全国发展。阶段二:年至年,公司确定“雪花”为全国统一品牌,实施全国品牌战略,并透过“沿江沿海”战略迅速扩大业务布局。年,雪花成为国内销量最大啤酒品牌。公司在年成为国内销量最大的啤酒企业。年,雪花啤酒成为全球销量第一品牌。

阶段三:年,公司购入SAB米勒原本持有的华润雪花49%股权。年以来,公司开始执行“3+3+3”战略落地,并在年与喜力集团开启长期战略合作,随后逐步引入喜力、红爵、苏尔、悠世白啤酒等国际品牌,公司产品结构不断升级。在高端化的带动下,公司年以来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此外,公司在年开始布局白酒业务,并开启“啤酒+白酒”双轮驱动的新发展模式。

1.4、股权结构

华润集团目前合共持有华润啤酒的股权约51.91%,包括透过华润集团(啤酒)有限公司以及合贸有限公司分别持有约51.67%和0.24%。其中,喜力集团在年开展长期战略合作后持有40%华润集团(啤酒)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股权约20.67%。

2、优势分析

2.1、背靠央企华润集团,享有独特优势

华润集团目前业务发展已涵盖大消费、综合能源、城市建设运营、大健康、产业金融、科技及新兴产业6大领域,致力于提高大众的生活品质,位列年《财富》世界五百强第70位。华润啤酒是华润集团大消费业务板块中重要的一环,各业务在消费人群和渠道方面与公司均有不同程度协同效应。其中,华润万家现拥有门店逾3,家,曾是公司开拓部分新市场的重要商超渠道。近年,华润置地也与公司合作打造“雪花啤酒小镇”。随着华润集团各版块业务未来持续发展,或将进一步助力公司实现“啤酒+白酒”双赋能商业模式。

2.2、啤酒业务正处于“高端化、产能优化”发展阶段

华润啤酒在至年通过与国际啤酒企业合作、一系列产能并购,业务得到快速成长,公司啤酒销量实现由零到突破百万千升的成绩。此外,公司在年成立东北集团后,也开始了其规范性、有计划管理的第一步,逐渐形成了全国管理的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的雏形,并提出了“做中国第一的啤酒公司”的战略目标。

年至年,公司完成全国业务性布局,啤酒销量持续提升,并突破千万千升。公司在2年将旗下的26个工厂划分为7个区域公司,以最快的反应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推动了雪花在这一时期的快速发展,并奠定了现在的分区域管理的基础。此外,公司同年也确定了“雪花”为全国统一品牌,实施全国品牌战略。年,雪花啤酒以万千升的单品牌销量,成为全国销量第一的啤酒品牌。年,华润雪花啤酒总销量及雪花单品牌销量均超过1,万千升。随着我国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消费能力以及消费理念的提升,对啤酒消费观念转以“喝少些、喝好些”为主,啤酒整体市场竞争开始加剧,公司啤酒销量在年也达到触顶水平,约1,万千升。

年以来,公司提出“3+3+3”战略,经营方向也逐渐转以“高端化、产能优化”为主,并陆续关停低效酒厂,并通过酒厂升级改造,以提高营运效率和产能利用率。年,公司与喜力集团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以多品牌产品组合发力高端化,业务重点也从“量”到“质”进一步强化。公司啤酒销量因此由年约1,万千升下降至年约1,万千升,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

2.3、战略规划清晰、落地执行力强

华润啤酒管理团队的战略眼光和执行力表现皆十分突出。在做大规模的阶段,公司提出以“蘑菇战略”在不同区域里建立强势地位,形成初期“小区域、大份额”的独特发展模式。随后,公司透过执行“沿江沿海”战略等,搭建完善的销售渠道,并实现全国性业务布局。年,公司提出“3+3+3”战略,强调高质量发展,并持续推进高端化与高效率营运,成效显著。

2.4、有质量增长、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2.4.1、产能优化和效率提升的红利逐步释放

随着“3+3+3”战略落地,华润啤酒设定第一个三年(年至年)发展方向为“有质量增长、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年开始持续去除低效产能,并推动产能优化和提升经营效率,相关“关厂提效”策略引发的红利也逐步得到释放,利好公司经营表现。公司旗下工厂数量已从年峰值的98家减少约33.7%至年的65家,年均减少约7.9%。公司年度产能则伴随工厂数量由年的2,万千升下降约17.3%至年的1,万千升,年均降幅约为3.7%。销量方面,公司年度啤酒销量由年约1,万千升下降约5.6%至年的1,万千升,年均降幅约为1.2%。由于公司近年关闭主要是低效的中小型酒厂,其销量和产能降幅远小于酒厂数量减少幅度,因此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由年约53.3%持续改善至年约60.7%。

此外,公司在至年期间关闭低效工厂33家和安置员工逾三万人后,其产能优化和人员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公司平均每家酒厂销量已由年约12.5万千升提升约31.0%至年约16.4万千升。公司平均每位员工销量贡献由年约千升提升约98.2%至约千升。

2.4.2、多品牌产品组合发力高端化,实现产品结构不断升级

华润啤酒近年除了以“雪花”品牌成功推出多款明星大单品之外,公司年与喜力集团开启长期战略合作后,也逐步引入喜力、红爵、苏尔、悠世白啤酒等国际品牌,实现产品结构不断升级。2.4.2多品牌产品组合发力高端化,实现产品结构不断升级此外,公司啤酒产品在口感、酒精度以及价格带上已实现全覆盖,以满足消费者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其中,公司在8元以上(高档)、5至8元(中档)和5元以下(普档)价格带均有产品布局,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宽的价格段位选择,有利于公司巩固其行业龙头地位。

2.4.3、创新营销策略加强产品有效推广

华润啤酒近年在产品形象和营销方面做出不少创新。公司通过IP以及代言人的深度合作,形成自有的营销体系,充分与用户建立联系,展现品牌的态度和精神,并透过多平台营销,持续抢占年轻人市场。其中,勇闯天涯superX近年与广受年轻人喜爱的综艺《这就是街舞》合作,再通过娱乐营销、粉丝经济等多种形式融入年轻人文化,迅速渗透年轻群体。凭借价值观和情感的链接,“勇闯天涯superX以舞战疫”,即《这!就是街舞3》全链营销,获得第十四届金投赏商业创意金奖。此外,公司的中式啤酒美学也获得来自世界23个国家的裁判的权威认可,其中超高端产品醴、黑狮系列啤酒均获得年缪斯设计大奖(MUSEDesignAwards)金奖。

3、投资亮点

3.1、啤酒高端化战略持续推进

3.1.1、“3+3+3”发展战略开启高端化新阶段

在我国高端及超高端啤酒市场中,百威过去一直以其国际品牌定位和较早高端业务布局,年以逾46%市场占有率领先于其他啤酒企业。华润啤酒在年成为国内销量最大的啤酒企业后,开始意识到要在国内啤酒市场上维持竞争力,必须由“量”走向“强”,因此在年提出“由弱变强”主张及年提出“做大规模,做大精制酒”战略。

年以来,华润啤酒开启了“3+3+3”合共九年的战略规划,持续落地品牌重塑、产能优化、组织再造、营运变革、信息化升级等,提质增效,盈利水平实现跨跃式增长。-年:第一个“3”年的战略是“有质量增长、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三年内基本完成“去包袱”(关厂提效,产能优化)、“强基础”(转变管理理念,强化执行力)以及“蓄能量”(品牌合作积累能量)。

-年:第二个“3”年的战略是“决战高端、质量发展”。具体要实现“战高端”(高端市场销量接近主要竞争对手)、“提质量”(生产、人力、财务质量迈上新台阶)以及“增效益”(营业额和利润显著提升)。-年:第三个“3”年的战略是“高端制胜、卓越发展”。完成三个目标包括“赢高端”(高端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双对标”(对标国际一流公司)以及“做一流”(成为世界一流的啤酒企业)。

3.1.2、产品结构升级+渠道变革生效,推动高端销售快速增长

华润啤酒年以来在雪花品牌重塑以及产品年轻化方面做了不少工夫。公司近年推出多个明星大单品如勇闯天涯superX、雪花马尔斯绿啤酒等之外,并针对相关产品的独特定位,通过IP以及代言人的深度合作,以创新营销形式持续抢占年轻人市场。

此外,公司近年也与喜力集团强强联手,推动公司产品的高档细分发展达到新高度。年8月,华润啤酒与全球第二大啤酒企业喜力集团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安排。双方在同年11月达成股份购买协议,公司以23.55亿港元收购喜力中国大陆相关公司全部股权以及喜力中国香港相关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此外,喜力集团则以约.5亿港元收购华润啤酒母公司华润集团(啤酒)40%的股权。该交易于年4月完成后,喜力集团间接持有华润啤酒20.7%的股份,华润创业则持有喜力集团0.9%股份。在国内啤酒高端化浪潮下,公司年推出“中国品牌+国际品牌”搭配的“4+4”高端品牌矩阵,以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消费需求。其中,由勇闯天涯superX、雪花马尔斯绿、匠心营造、脸谱系列组成四大中国品牌;由喜力、苏尔、红爵、悠世白啤酒等组成四大国际品牌。

通过深度合作,华润啤酒与喜力集团在渠道、产品以及品牌方面的协同效应将持续释放。首先,喜力集团虽然是全球第二大啤酒企业,但是过往因为缺乏较强的经销网络,其中国市场占有率(年:1.7%)一直远低于百威(年:46.6%),因此喜力未来将可以借助华润啤酒原有的经销渠道拓展销售,加大喜力产品市场渗透;而华润啤酒在劣势地区方面,则可以接入喜力相关地区(如福建等)经销渠道,进一步拓宽其销售网络。其次,华润啤酒逐步引进喜力旗下不同产品,如喜力星银啤酒、喜力?0.0無醇啤酒等,持续丰富产品组合,在价格带、口感、酒精度以及麦汁浓度方面更为多元,将更有效应付个性化以及差异化消费需求。

品牌协同方面,作为全球第二大的啤酒企业,喜力品牌的国际性高端形象较本土啤酒品牌更受国内消费者认可,华润啤酒将可借助喜力品牌的高端形象以“中国品牌+国际品牌”搭配策略,打入更多高端市场(如夜场等),进一步布局高端经销渠道,有利于公司整体高端产品销售。此外,华润啤酒近年也加大对喜力旗下品牌培育推广的投入,开展了「喜力?星银?上市推广S计划」、「苏尔泳池派对」等主题营销,相关营销活动有助于喜力品牌等进行年轻化重塑,并增加年轻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认知度,有利于相关品牌建设和升级。

渠道方面,华润啤酒自2年开始经历了三次渠道变革。第一次渠道变革(2-年):在行业增量时代下,公司实施全国性拓展策略,自2年起开始了以服务终端为核心的深度分销模式、协作专营、直销等互配合的营销改造,提升渠道覆盖以及实现深度分销;第二次渠道变革(-年):公司以渠道、经销及销售管理体系(CDDS)为核心,“二次改造”从厂家到终端的分销服务控制管理系统,并实现现代化、互联网化、信息化更深结合,以满足公司高质量增长需要;第三次渠道变革(年至今):配合高端化发展策略,公司高端化发展策略,需要优化经销商体系,以高端客户平台及数字化销售管理系统的建设,助力次高端及以上产品更精准及有效营销。

年7月,公司启动其高端大客户平台,该平台将分为三层架构,分层设计,分层管理。并以华鼎会、华樽会、华爵会命名,分别对应全国、省级、市级三个层面的优秀客户。公司设定“华鼎会”、“华尊会”、“华爵会”首期大客户数量发展目标分别为50-60名、1,名、2,名;此外,公司也通过“铸剑行动”、“渠道伙伴大会”等项目建设高端啤酒大客户体系,在高端市场快速打开了局面。首名大客户占经销商数量约1.4%,但其对部分高端产品的年销量、增量则带来显著贡献。

此外,公司年成功上线SOPONE产销计划决策管理平台,包含全国供需关系优化、销售计划、供应计划和经销商预测与补货计划四个功能模块,已覆盖雪花啤酒总部、16家区域公司、70余个工厂或仓库、3,余个销售区县以及20,多个经销商。公司可以利用该平台继续向销售端拓展,通过建设上下游生态圈,借助经销商预测与补货解决方案,输出管理能力,实现与渠道伙伴的协同以及更精准营销。为了深化高端布局,公司近年强调以制高点形式抢占高端市场份额,并对重点区域市场进行布局,包括两省(浙江、福建)、五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香港),八大高地(成都、武汉等中心城市),以及重点省会城市(如长沙、石家庄等)。同时,对终端也进行了划分,除了将夜场(夜店、酒吧)作为制高点,还拓展酒店、高端餐饮、新零售等渠道。

随着产品结构升级以及渠道变革生效后,喜力中国啤酒销量在年、年以及今年首三季均实现快速增长。而华润啤酒次高档及以上销量也由年.3万千升至年.6万千升,同期销量占比也由约11.5%上升至约16.9%。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以及产品提价效应,公司毛利率则由年约35.1%显著上升至年约39.2%。

3.1.3、高端化趋势将持续,利润率有望继续提升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的规划,预计到年,我国啤酒行业的发展将达到几个具体目标,如规模以上啤酒企业总产量在年将达到3,万千升,较“十三五”末上升约11.4%,年均增长2.3%。同时,总收入和总利润将分别较“十三五”末上升约63.4%和.0%,年均增长约达12.7%和24.8%。利润率也将较“十三五”末约9.1%进一步改善3.4个百分点至12.5%。预期我国啤酒行业在“十四五”期间高端化趋势或将持续。受益于持续推进“决战高端”战略落地,华润啤酒未来次高档及以上销量将继续提升,有利于其啤酒业务利润率持续改善。

3.2、拓展白酒业务有望增厚盈利

3.2.1、华润系近年入股三家白酒企业,加快白酒业务布局

继年入股山西汾酒11.45%股权作为财务投资后,华润系近年加快白酒业务布局。年8月,华润啤酒旗下华润酒业收购山东景芝白酒40%股权。今年2月,华润集团则通过旗下华润战投收购金种子酒控股股东49%股权。10月,华润酒业再下一城,将收购金沙酒业55.19%股权。这三家白酒企业在不同香型白酒中拥有差异化的口感以及不同目标消费群,品牌组合高度互补。其中,山东景芝和金种子酒业分别是芝麻香型和馥合香型白酒代表企业;金沙酒业则是贵州领先酱香型白酒企业。

以收购金沙酒业股权对价计算,金沙酒业所对应的总股权价值和PE分别约达亿元和17倍,估值远低于核心可比公司(平均市值约亿元和33.2倍)。此外,在收购完成后,华润啤酒将实现对金沙酒业的财务并表,而金沙酒业的董事会七名成员中四名将由华润酒业提名组成。收购金沙酒业将明显强化公司的白酒业务布局,拥有了全国性的知名酱酒品牌,将可为公司实现1个全国性龙头(酱香型白酒)+N个区域龙头(其他香型白酒)的白酒矩阵,加速公司未来白酒业务发展。

3.2.2、以“酱香酒”为核心进行布局,将受惠于行业持续增长

随着我国消费升级,消费者对白酒企业的品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并向优质品牌和核心产品集中化形成消费趋势,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凭借优异品牌和品质的龙头酒企近年加速市场扩张以及渠道下沉,与区域性酒企加大市场竞争,白酒行业进入深度分化阶段,市场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部分中小型酒企因此被市场淘汰或整合。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以及产量分别由年1,家和约.6万千升持续下降至年家和约.6万千升。此外,相关白酒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则在龙头酒企业绩维持较快增长的支持下,分别由年约4,.9亿元和亿元持续上升至约6,.5亿元和1,.9亿元。

按不同香型白酒划分,以茅台和汾酒为代表的酱香型和清香型白酒市场份额分别由年约15%和12%上升至今年首季度约32%和17%。其中,酱香酒消费近年更成为热潮,驱动酱香酒销售收入维持较快增长。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今年以来居民收入增速与消费场景受限,整体酱香酒销量有所下滑,次高端价格带销量影响较大,需要较长消化周期。此外,该机构也预期,整体酱香酒市场-年将形成更大规模;年及以后,酱香型市占将逐渐提高至约35%,与浓香型(约40%)形成平分天下的局面。我们认为,华润啤酒将以“酱香酒”为核心进行白酒业务布局,预期公司未来将可受惠于相关行业持续增长。

3.2.3、收购金沙酒业将有望增厚未来盈利

金沙酒业是贵州最早的国营白酒生产企业之一。7年,原金沙窖酒厂增资扩股改制为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公司目前拥有员工逾3,人,年产基酒达2.4万吨,基酒库存超5万吨。

一直以来,“川浓黔酱”已经成为国民对优质白酒的固定认知。其中,贵州赤水河流域便是生产优质酱香酒的核心产区。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作为核心酱香酒产区的赤水河流域,集合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衔山环抱,密不透风)、优质水源(富含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以及独特的气候条件(湿热),形成了优质且独特的酿酒环境。主要以茅台、习酒、珍酒、金沙为代表的贵州酱酒产区,占我国当前酱香酒产能85%以上。此外,赤水河上游的金沙产区,与中游的仁怀产区和下游的习水产区交相辉映,共同构成我国酱香酒三大最核心产区。而金沙酒业便是金沙产区的酱香酒代表企业。

金沙酒业目前拥有“金沙回沙酒”和“择要”两大品牌。根据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发布的年华樽杯第14届酒类品牌价值TOP名单中显示,金沙酒业总品牌价值达1,.86亿元,总排名十五,而在白酒类品牌价值排名第十一,表明金沙酒业品牌价值远高于其股权价值(亿元)。

根据《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贵州省“十四五”时期将进一步做强、做优贵州白酒产业,稳步扩大酱香酒产能。到年,白酒产量将达到60万千升,白酒产业产值达到2,亿元。此外,该纲要也提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培育壮大白酒企业梯队,打造贵州酱香酒品牌,构建“品牌强大、品质优良、品种优化、集群发展”的贵州白酒产业发展体系。做大做强茅台集团,力争把茅台集团打造成为省内首家“世界强”企业、万亿级世界一流企业。以“百亿产值、千亿市值”为目标,培植提升习酒、国台、金沙、珍酒、董酒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骨干企业,加快推动企业上市,培育一批国家级、区域级知名企业。

为了应付业务发展需要,叠加政策有效引导,贵州省主要酱香酒企业近年纷纷开启扩大产能计划。其中,金沙酒业也是贵州省重点扶持白酒生产企业,“十四五”期间,将投入85亿元进行扩产,到“十四五”末,将实现5万吨/年基酒产能和20万吨基酒储存规模。

在消费升级以及产能受限的带动下,酱香酒企业过往基本上在高端以及次高端产品布局,因此酱香酒价格带呈现倒金字塔结构,以千元以上价位的产品为主。

今年以来,疫情和经济下行带来的消费疲软,渠道中的高端、次高端酱香酒库存高企、动销不畅。在这种背景下,消费者更注重产品性价比,渠道端也因此更有意愿出售价格带以-元为代表的大众酱香酒。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大众酱香酒占比在年7月已达到约33%,千元及以上价位的占比仅约14%,表明酱香酒饮用市场消费价格带已呈现向下移的趋势。随着市场消费回归理性,叠加主要酱香酒企业新增产能未来将逐步释放,预期大众酱香酒将获得更大市场空间,酱香酒的价格带结构也将由原本的倒金字塔逐渐向橄榄型结构转变,大众酱香酒消费占比将向整体白酒大众消费占比表现(78%以上)靠拢。

金沙酒业位于赤水河上游,与下游的茅台酒厂渊源妥深。上世纪30年代,茅台酿酒大师刘开廷到金沙指导酿酒,对酒坊和酿酒技术实施重大改造,生产出当时茅台酒相媲美的酱香酒。年,在茅台酒厂帮助下,金沙酒厂工艺、技术得以提高,成功酿制成“金沙回沙酒”。金沙酒业近年在大众酱香酒一直有所布局,并已形成一定规模优势。年,公司提出“金沙回沙酒”和“摘要”的“双品牌”运营。“金沙回沙酒”品牌定位于中低端,主要以销售高性价比的中档以及大众档次酱香酒为主,包括金沙回沙·纪年酒系列以及金沙回沙·真实年份系列等,产品价位定在元至元。

此外,公司以“摘要”品牌销售酱香酒高档产品为主,包括摘要·真实年份15年以及摘要·生肖系列等,产品价位定位基本在千元以上。茅台集团前董事长季克良先生曾对“择要酒”给予的评价是“不是茅台、胜似茅台,不是茅台、堪比茅台”,表明“择要酒”的质量优越。在酱香酒热潮带动下,叠加金沙酒业品质优异以及品牌定位精准,其近年业绩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金沙酒业收入和利润分别由年约8.8亿元和1.6亿元显著上升至年约36.4亿元和13.1亿元;同期毛利率和利润率则分别由52.1%和17.8%上升至63.7%和36.1%。

待完成对金沙酒业股权收购后,华润啤酒或将在人才队伍、品牌、渠道网络等建设以及精益管理方面给予金沙酒业支持,提高其销售网点的市场覆盖率和渠道经营效益,加速实现全国化扩张。预期金沙酒业未来业绩或将在华润集团资本实力的加持,以及华润啤酒的助力下维持较快增长,华润啤酒也有望受益于金沙酒业财务并表而增厚盈利。

3.3、成本进入下行周期,助力改善利润端表现

3.3.1、啤酒企业原材料成本压力缓解趋势持续

啤酒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主要来自麦芽、大米、酵母、啤酒花等原料和玻璃瓶、铝罐、纸箱等包材。其中,包材一般占原材料成本逾半。在啤酒企业年主要成本中,包材、制造费用、麦芽、大米成本占比分别约达52.2%、18.4%、11.7%以及5.4%。此外,南华沪铝指数、南华玻璃指数和玖龙纸业瓦楞纸出厂平均价的平均同比表现已分别由今年上半年约+23.2%、-11.8%和+0.1%下降至下半年约-8.8%、-39.0%和-9.8%,表示啤酒企业原材料成本压力逐渐缓解。

3.3.2、华润啤酒原材料成本以及折旧占收入比率呈下降趋势

华润啤酒近年原材料成本占收入比率呈下降趋势。公司透过加强成本管控等方式降低相关比率由年约66.3%至年约60.8%。此外,公司折旧费用占收入比率整体上也呈下降趋势,由年约5.9%下降至年约5.0%,在年和年分别进一步下降至2.4%和1.4%。随着主要原材料成本压力在今年下半年有所减缓以及公司加强费用管控,预期公司啤酒业务利润率将持续改善。

4、盈利预测

华润啤酒现金流折现估值财务模型:财务模型构架简介:我们利用现金流折现估值财务模型为华润啤酒进行估值,并将财务模型预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年):高速增长期;第二阶段(-年):中等增长期;以及第三阶段(年以后):平稳增长期。第一阶段(-年)收入预测及主要明细假设:

(1)啤酒销量:中档及普檔啤酒销量方面,公司持续实现其规模效应,于大众啤酒市场持续拥有较强竞争优势,年销量将受疫情影响基本与年水平持平,而随后将录得小幅增长。我们预期,公司中档及普档啤酒销量将由年约万千升逐步增加至年约万千升。此外,公司将持续落实“3+3+3”战略,并加大喜力等国际品牌的投入,预期公司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持续提升,由年约万千升上升至年约万千升,销量占比也由约16.9%上升至约29.2%。

(2)收入:受益于公司啤酒高端化持续加速,啤酒业务收入未来仍将保持中至高单位数增长。此外,我们预期公司将在年上半年顺利收购金沙酒业的股权,其业绩将在年内实现并表。在在华润集团资本实力的加持,以及华润啤酒的助力下,叠加金沙酒业新增产能将持续释放,预期金沙酒业未来销量以及业绩将维持较快增长,为公司未来业绩带来正面作用。预期公司收入-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约15.1%。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