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零售商是在商业之路上行驶的汽车,信息化就是它的操作系统,数字化是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形成数字化的协同和链接,包括系统协同、人性化系统、与个人数字化设备和外部平台链接等。
早期的零售发展,把信息化做好,车跑起来就没问题了;当下的零售业,如果只有信息化没有数字化,那就和消费者、服务商、甚至零售生态脱钩了,这辆车只能孤独地开向未知的黑暗终点。
盘点现代零售业发展以来,零售业与信息化、数字化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早期起步、快速提升、全面发展、激烈竞争、融合互补五个阶段。
一、早期起步:解决基本管理需求的信息化和互联网启蒙(年前后)
1.市场化起步
对中国现代零售业发展的研究,一般以年的改革开放为起点,彼时经济运行方式从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到年代,以大型单体国营百货店为首,开始进行改制。如年7月,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正式宣布股份制改革,成立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
同样在年,王府井百货大楼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试点改革;并在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实行计划单列。年在百货大楼基础上改组股份制,年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年,武商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造,年,“鄂武商”()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商业第一股。稍晚之后,上海一百(年)、南京新百(年)、友谊股份()、合肥百货()、重庆百货()等也分别在沪深两地上市。
在此前后,超市业态开始发展。年,在东莞虎门镇开出中国第一家超市—美佳超级市场。此后超市雨后春笋,遍布大江南北。这一时期,超业业态的发展主要有三股力量:
一是大量民营超市诞生。如年物美第一家超市--物美商城开业;年步步高公司第一家超市门店--解放路店开业;年宁波三江第一家店--曙光店在宁波市中心开业;年4月,深圳市人人乐连锁商业有限公司成立。
二是国有或集体企业转制。如原来的副食品公司、糖酒采购站、供销社等转型成为超市。如年,家家悦开出第一家门店,从传统批发企业向现代化连锁企业转型。同年,前身为北京市海淀区副食品公司的超市发伍富商场开业,成为北京当年开架售货的样板超市。年前身为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果品食杂总公司的苏果超市正式运营。
三是外资涌入。年,我国零售商业实行对外开放试点,虽然规定是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大连、青岛6个城市和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进行试点,但外资企业通过曲线方式,在各地快速的拓展。大型外资零售企业陆续进入国内市场,包括年太平洋百货和伊势丹、年新世界百货和百盛、年八佰伴和家乐福,年万客隆、麦德龙、沃尔玛,年欧尚,年伊藤洋华堂和乐购等。
2.信息化初探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零售收银使用的是电子收款机,扫描枪还不是标配,有相当一部分商品还没有条形码,商品按大类划分,收银员收银时需要敲入大类编码,再输入价格,收款机的功能就是“收款”,几乎没有信息采集功能,除了简单的销售汇总。
图:早期的电子收款机(来源于网络)
早期的信息化部门,有的叫电脑部、有的叫信息部,大多隶属于财务部。当时很多公司只有财务部才配备有微机(计算机)。信息部门的主要职能是软硬件维护和向领导提供销售报表。业务操作上,手工作业仍然占比很大,如订货需要人工数数,确认库存,通过电话或传真要货,要进行人工对帐等。
随着大型百货的市场化发展以及连锁超市的规模化,对于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商业应用信息化工作以八十年代中期几个国营大型百货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MIS)项目开发为标志而开始。随后发展的连锁超市,采取规模化经营,提出了统一进货、统一管理、进价核算等需求,进一步推进了零售信息化的发展。
这是零售业信息化的早期探索阶段,信息化的内涵、目标、功能和作用、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关系都是全新的认识,IT需要的基础环境、技术路线因缺乏经验和安全,处于摸索阶段。当时系统管理的核心是商品的流转系统,要完成商品进、销、调、存、盘点、变价等各项业务活动。相对应的IT应用是合同管理与进货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销售和促销管理系统、配送和仓库管理系统、商品核算系统等。这些系统后期还派生出一些专业性强的小系统,例如连锁店新店开业支持系统。
在这一阶段,诞生了几家知名的零售信息服务商。软件商中,仅在年成立的就至少有三家公司:长益科技,主要服务于百货业态;广州融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融通公司(年8月与富基旋风合并为北京富基融通科技有限公司);北大青鸟软件系统公司(后被天桥百货收购,更名为北京天桥北大青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样在年五奥环POS系统面世。
当时的信息化投入以硬件投入为主,主要是POS机、扫描枪、票据打印机,以及相关周边设备。硬件投入大致为软件系统的1.5到2倍。以POS机为例,当时国内品牌有北京四通、广东京粤等;国际品牌包括西门子德利多富、IBM、NCR、NEC等,当年这些外资的零售业务部门,很多人员规模仅次于金融部门。IBM的POS机年进入中国,很快就成为高端市场的主导。资料显示,年国务院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办公室与商业部科技质量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商用电子收款机选型及POS系统展示会”,当时参展机型达54种,厂家26家。
3.互联网雏形
电子商务发展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在在20世纪60年代-20世纪90年代,基于电子数据交换EDI的电子商务,这是将业务文件按一个公认的标准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去的电子传输方法。主要缺点是费用高、覆盖面窄。
90年代之后,国际互联网(Internet)逐步从大学、科研机构走向企业和家庭。以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网络直销模式而闻名的美国戴尔(Dell)公司年5月的在线销售额达万美元,到年在线收入就占该公司总收人的一半。年成立的亚马逊(Amazon.